1. 首页 > 养殖

误区:过度依赖疫苗

你知道吗?在养殖行业,有一个误区就像床垫的软硬适中一样,被许多养殖户所忽视——那就是过度依赖疫苗。

误区:过度依赖疫苗

床垫软硬适中,疫苗使用也有度

如果床垫过于柔软,则不能提供适当的脊柱支撑;而床垫太硬,则会过度依赖肩、髋支撑,同样会造成脊柱扭曲;中软床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曲线。同样的道理,疫苗在养殖中的作用也是这样,不能过度依赖。

床垫 疫苗
软硬适中 合理使用
过软或过硬 过度依赖或忽视其他措施

腹泻疫苗的免疫不容忽视

腹泻疫苗的免疫更不容忽视。在非洲猪瘟的高防控压力下,国内无论大小猪场均提升了生物安全管理力度,确实为防控病毒性腹泻提供了契机。猪场由于复产与扩产的需要,后备母猪数量庞大,头胎母猪往往是病毒性腹泻的重灾区,在产前更应做好腹泻疫苗免疫,尽可能降低其病毒量,生产后仔猪才能安全度过哺乳期。

过度依赖消毒操作,忽视硬件改造

一些猪场过度依赖消毒操作,片面强调软件执行,忽视硬件改造,造成疫病频繁发生。由于受环保、土地、成本、生物安全等因素制约,在国内找到一块适合养殖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困难。

误区:过度依赖疫苗

基层兽医在生猪疫病防治上的常见误区

基层兽医在生猪疫苗预防接种、驱虫、疾病治疗、人工授精等工作中存在着观念、认识、方法、技术、操作和管理上的很多误区。现阐述如下:

  • 在预防疾病和免疫上的误区
  • 过度依赖疫苗
  • 忽视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不应该片面依赖疫苗来防控猪场的疾病

实际上许多细菌性疾病完全可以通过饲养管理和药物定期保健控制,接种过多的细菌疫苗既无必要也会增加成本。

误区二:过度依赖疫苗

疫苗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并非万能。过度依赖疫苗会导致防控没有起到有效作用。

误区五:忽视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在上述提到的动物传染病防控常见误区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过度依赖疫苗。

疫苗破坏免疫系统一说,纯属造谣

人类才得以终结肆虐的天花、控制脊椎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防控狂犬病、艾滋病等高发疾病。而疫苗破坏免疫系统一说,纯属造谣。一名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途径的接触。如果环境中的大量微生物都不能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疫苗里的那点抗原量更没有这种可能性。

防非误区

众所周知,做好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唯一可行方法。自2018年8月初首例非洲猪瘟发布以来,猪场对于防非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尽管大家都重视防非工作,但猪场在防非工作中仍存在很多误区!

猪场的误区

现在猪场的很多操作存在交叉污染,非瘟入场后很容易在场内快速蔓延,没有机会实现精准清除。沈阳伟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实践中猪场防非10大误区,助力猪场及时堵住漏洞,降低非瘟对猪场的威胁。

误区1:大单元饲养

现代化规模猪场的妊娠舍是大框架,2000多头母猪在一个猪舍内,这对减少建筑面积,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但这种大单元结构在非瘟来临时也会给猪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大框架的猪场,需要做物理隔断,分割成小单元运营,减少清除猪的数量。

误区2:妊娠舍通槽

一排50-100头定位栏母猪共用一个通槽采食、饮水,对于提高母猪采食量、增加母猪饮水量有很大的帮助,过去在现代化规模农场非常流行。但这样的通槽,也给非瘟病毒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很多新建猪场都把通槽改为单个料槽和饮水器,或做隔断,做成几头母猪共用的小通槽。

误区3:员工随意串舍

很多猪场员工少,每人负责两栋的猪需要串舍,场长主管需要串舍,维修工维修也要串舍,随意串舍不做防护是非常大的传播隐患!猪场很多情况下串舍是不可避免的,但串舍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误区4:体温计使用后不消毒

体温计也可增加交叉污染的可能,体温计要时刻保持放在倍特莎消毒瓶中,用的时候拿出来,测完后,马上放回瓶中。

误区5:死猪拖移不做防护

现代化规模猪场的妊娠舍是大框架,2000多头母猪在一个猪舍内,这对减少建筑面积,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但这种大单元结构在非瘟来临时也会给猪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大框架的猪场,需要做物理隔断,分割成小单元运营,减少清除猪的数量。

误区6:工作服不消毒

现在大部分猪场的工作服不进行消毒,下班放在一起,相互交叉污染。工作服每天要集中进行消毒清洗,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分区进行消毒清洗。采购工业化的高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高温烘干消毒。

误区7:各舍工具混用

大部分猪场是消毒机全场一台、维修工具全场用,粪车、扫帚等两三个舍共用。工具混用是疾病在场内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猪场各种工具都要分开使用。如果消毒机很难实现每栋都有一台独立的,可以用中央消毒站的方法。即在一个独立的小房子里放置一台大功率消毒机,在各猪舍都有接口,可以每栋独立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误区8:注射不换针头

猪场几十头上百头猪共用1个针头的情况还是不少的。为防止非瘟病毒随血液传播,所有注射都要一猪一针头,用完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防止交叉污染,也可以采购无针头注射器。

误区9:公猪查情,一头公猪全场跑

猪场需要多训练几头查情公猪,每头公猪都在固定的区域查情,减少公猪流动,防止交叉污染。

误区10:猪舍风机对着另一栋猪舍吹

正常情况下非瘟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只有两米,但风机可增加非瘟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风机不能对着另一栋舍吹,如果有这种情况,风机停用或改变风机位置。

以上列举的10大场内防非误区是猪场常见的存在交叉污染的操作,当然不排除有的猪场可能还有更多的误区需要去补。回顾猪场所有流程的每个操作细节,一切以防非为前提,分析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务必拿出打破常规的勇气与决心,及时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