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新玉米上市,养殖户注意

饲料配方中玉米使用量在50-70%,每年秋季是新玉米开始上市的季节。这时候,养殖户们可得注意了,新玉米的使用可能会给畜禽带来一些问题哦!

新玉米上市,养殖户注意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采食量高,体重下降 新玉米能量低 适量补充油脂或能量饲料
料肉比升高 抗性淀粉含量高 储存一段时间后使用,降低抗性淀粉含量
饲料便 霉菌毒素超标 检测玉米毒素,使用脱霉剂

一年一度的新玉米大量上市了,饲料中玉米的使用比例也逐渐提高。然而,新玉米的使用并非没有问题。比如,鸡采食量上升,但产蛋个头变小,老鸡产蛋率下降,整体蛋色发白变浅,这些都是新玉米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有养殖户认为新玉米能量低,于是配饲料时,就直接加油弥补。但是,新玉米刚上市,价位会相对较低,这是不少养殖户会选择使用新玉米的原因之一。因此,新玉米收货后及时晾晒,最好干燥达到防霉含水量。

当下2023年新玉米已陆续上市,各饲料企业和自配料用户在新玉米收购与使用中,应格外注意新玉米的毒素。饲料企业与有条件的养殖户应配备毒素检测仪,在水分、霉变、容重、杂质等指标检验合格后检测玉米毒素,合格后方可入库。对于毒素超标较多的玉米,可加大合格玉米的搭配比例,按1:2或1:3的比例进行搭配,并对做出的配合料进行毒素检测,以确保符合蛋鸡配合料的毒素标准。

新玉米内含的抗性淀粉含量高,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饲料的转化率。只有经过5-6周的储存之后,抗性淀粉的含量才会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养殖户认为新玉米能量低,于是配饲料时,就直接加油弥补。新玉米刚上市,价位会相对较低,这是不少养殖户会选择使用新玉米的原因之一。新玉米收货后及时晾晒,最好干燥达到防霉含水量。

因此,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以下。如果饲料原料仓储时间长或仓库潮湿、漏雨,库存过多而不注意通风、干燥、打扫卫生,特别是已经发生霉变的饲料,更应引起重视。

生产实践中,新玉米上市价位相对较低,直接应用于饲料生产的现象较为常见。新玉米因受水分含量、成熟度、霉变度、饱满度、干燥方法、储存条件以及品种等因素影响,其品质较陈玉米差异大,配制畜禽饲料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畜禽拉稀、饲料报酬偏高等。

饲料养殖户棉籽饼添加剂中毒防霉。饲料安全要养殖户饲料应注意应注意饲料要注意要注意养殖户注意饲料安全。只要猪摄取营养合理,应该会很安静,如果饲养密度过高、预混料配比不科学,或猪只营养摄取不当或不平衡或患有皮肤病,均会使猪兴奋、不安。

新玉米过筛与过风,控制好水分后入库储存5-6周,最好在同一个月以上,经过后熟化以后再使用。降低抗性淀粉的影响。3、脱霉与防霉并重。我们在存储玉米时关注水分与通风防止发生霉变,对于已经存在霉变,我们要选择相应的霉菌毒素脱毒剂和保护肝肾,肝肾排毒的添加剂来降低霉菌毒素对鸡群的危害。

黄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当玉米、小麦、稻谷等谷实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为17%-18%时,最适黄曲霉生长繁殖。谷实类在粉碎后,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则更适合黄曲霉的生长。因此,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以下。

此外,在仓库和生产管道中,饲料也容易遭受黄曲霉污染。

饲料配方中玉米使用量在50-70%,每年秋季是新玉米开始上市的季节,在新玉米开始使用时往往伴随蛋鸡出现采食量高、体重下降;肉鸡料肉比升高、饲料便、肌腺胃炎等症状。所以,很多人都在谈论新、陈玉米如何使用问题,今天粗浅谈谈我对玉米的认识。

一、基本认识

玉米按品种特点可分为胶质型、半胶质型和粉质型。一般认为胶质玉米适合做禽料粉料,颗粒料有一定粒度玉米碴也有利于肌胃健康。粉质玉米更适合做猪料。

水分

水分是影响关于玉米品质最大的因素。配方中的玉米水分都是以14%计算的,水分每增加1%会导致日粮代谢能降低37千卡/公斤左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也相应降低,同时动物采食干物质减少,进而降低动物生产性能。

容重

容重是接收标准中重要指标。同品种玉米容重指标代表玉米的成熟度。养分由基部向上输送,越到顶部成熟度越差。成熟度差及破损粒较多的玉米则容重低,容易受霉菌侵染。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在实际检测中常和霉变粒不成正比,收储时天气和仓储条件对霉菌繁殖和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影响更大。

生霉粒指的是粒面生霉的颗粒,其外观常表现为红、黄、绿、黑等斑点或菌落。许多内部霉变的玉米在表观上看却仍旧是完好的,霉菌的潜在性也给饲料品控提高了难度。

霉菌也会降低玉米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但是其危害作用却远远小于然后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玉米脂肪酸值

脂肪酸值变化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随玉米储存期间温度升高或湿度加大脂肪酸值也升高。机械烘干的玉米,烘干后脂肪酸值平均降低3mgKOH/100g。

粗蛋白质

蛋白质不是使用玉米的主要目的。玉米蛋白质质量低,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粗蛋白质换算系数为6.25。

能量

玉米被称为能量之王,由淀粉和脂肪主要提供能量。

玉米中的抗营养成分——直链淀粉

玉米中能量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淀粉常以白色颗粒状态存在于细胞中,叫淀粉粒。

玉米淀粉中含有约28%的直链淀粉和72%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是抗性的一种,它在小肠中不被消化,但在大肠中可被大肠菌群发酵利用。

对陈玉米的认识

陈玉米存在哪些问题?这是相对经过后成熟以后玉米而言的。经过2-3年储存后玉米的变化:

1、淀粉变形,俗称的淀粉老化,消化率降低,脂肪酸值提高。代谢能降低50-100千卡/千克。

2、B族维生素损失,色素减少。表现为蛋壳、皮肤颜色浅。

3、霉菌毒素有不同程度提高。

新玉米上市,养殖户注意

4、适口性差,粉碎后含粉率增加,降低采食量。

对新玉米的认识

新玉米存在哪些问题?1、水分普遍偏高,水分含量不稳定。2、缺少后成熟过程,部分多糖带来消化问题。3、霉菌活跃,霉菌毒素有的含量偏高。

应对新玉米措施:

1、分清是否是新玉米带来的问题。9-10月份雏鸡是种鸡高温季节产的种蛋孵化的,9-10月份早晚温差大等因素造成的肠道问题和开始使用新玉米时间重合,有误判可能。

2、控制玉米水分,从配方营养、成本角度考虑,玉米水分高通过油脂补充能量和采购价格稍低都不如直接使用14%水分玉米合算。水分增加霉菌更活跃。

3、霉菌毒素需要根据监测数据决定是否使用脱霉剂,最好方案是使用霉菌毒素不超标玉米。

4、关于大分子多糖,豆粕知道是棉子糖族水苏糖有负面作用,玉米中具体是哪一种大分子多糖暂时还没有具体深入研究。做好肠道健康保健方案;延后使用新玉米和新、陈玉米按比例过渡使用可行。

我跟踪2个较大的饲料公司,颗粒料和粉料都生产,每年9月底开始使用当年晾晒新玉米,在蛋鸡、肉鸡方面没有使用新玉米出现的肠道问题和生产性能的降低。在判定问题的真实原因后采取措施更有针对性。

以上是对玉米的一点简单认识。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