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猪场循环养殖,绿色环保新典范
荷兰,这个国土面积不及2.5个北京的小国,却以其独特的养殖理念在全球畜牧界独树一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猪合作社,一探究竟。
项目 | 内容 |
---|---|
猪舍数量 | 13个猪场 |
猪舍面积 | 每个猪舍50头母猪,每年2窝 |
猪舍设施 | 植物屋顶、太阳能板、漏粪板条、实心地板 |
粪便处理 | 直接分离粪便和尿液,尿液用于肥料 |
饲料来源 | 人类剩余食物的残余物 |
分娩周期 | 每年两次集中分娩,一周产完 |
太阳猪合作社,这个名字在荷兰可谓是如雷贯耳。2020年12月初,荷兰比赛“猪场最佳理念”评委会在评委会上高度评价了该合作社的理念:“养猪业能够向前发展的理念,对人类和动物来说都是一个质的独特概念。”
Jeroen Koks和Rob Nieuwenhuis是太阳猪合作社的发起人。他们所在的合作社共有13个参与农场,每个猪场50头母猪,每年2窝。这样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在硬件要求、动物福利要求、环保要求等方面毫不马虎。
在德赫恩镇,合作社的第一个猪场正在建设中。这座猪场的设计极具特色,主要由木材建造,位于一个以前的家禽养殖场的遗址上。猪舍的设置使猪能够表现出它们自然的行为,饲料放在稻草中,猪必须放养,不会在吃东西的地方掉肥料。
这座猪场的屋顶也与众不同,采用了植物屋顶的设计。这种屋顶覆盖物不仅能够收集雨水,提供保温,还让猪舍内部充满自然光。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在椽子的前部,为猪场提供能源。
猪舍的粪便和尿液被直接分离,尿液用于肥料,粪便则由刮粪板刮出。这种设计使得排放有限,同时减少了活动部件的使用,降低了维护成本。
猪的饲料则来源于人类剩余食物的残余物,与FeedValid达成了协议,从面包店和超市收集剩余物流。猪舍附近没有筒仓,饲料通过集装箱运送,避免了散货车带来的额外成本。
合作社的养猪方式也非常独特,母猪每年在同一周内分娩,每年分娩2胎。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养猪户的工作更加轻松,同时也保证了每周都有相当固定数量的生猪供应。
太阳猪合作社的创新养殖模式不仅得到了评委会的高度评价,还吸引了众多年轻的企业家和农民的兴趣。合作社的成员养猪户价格介于传统生猪和有机生猪之间,具有一定的溢价。合作社相信,消费者会为一块味道独特的猪肉买单。
荷兰猪场的循环养殖模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还为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全球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太阳猪合作社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猪场循环养殖的魅力。在这个小小的猪场里,充满了创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模式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