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场消毒失败,疫情蔓延
生猪养殖场、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场,这些地方是疫情的高风险地带。消毒工作不到位,就像给病原体开了后门,它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繁殖和传播了。
断奶仔猪转出,全进全出模式
断奶仔猪转出饲养,保育和育肥猪最好以场为单位全进全出。单场规模要与上游母猪场配套,进猪时7天内要装满,售猪时7天内要清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母猪场消毒:生产场长的亲身经历
在10000头基础母猪场担任生产场长3年,我深知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重要工作之一。比如,洗澡前接触了洗澡后要穿的衣物,洗澡间应设置成单向流通,洗澡后要对洗澡间消毒;流程、布局不合理,比如洗澡间本应设置在猪场...
疫情解封,防控依然严峻
随着疫区陆续解封,全国22个省份已有81个疫区解封,疫情处于点状散发,没有流行蔓延。但统计至1月21日12时,仍有21个地方禁止调猪。非洲猪瘟防控...
全面消毒,防控疫情
疫情风险较大时,可考虑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无死角的消毒,以便可视化消毒区...
拔牙失败猪场的教训
然而,非瘟防控的现实很残酷。以下是一些拔牙失败猪场的教训:一次性防护服、换雨鞋、戴一次性手套和鞋套、洗手、脚踏消毒盆等有制度但没有落实...
猪场消毒方案:养猪户的指导建议
猪场消毒方案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猪病问题也成为养猪户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病原菌的滋生,猪场的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猪场消毒方案,为养猪户提供可行的指导建议。
消毒的重要性
消毒是指利用特定的消毒剂,将猪场内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杀灭或抑制,保持场内环境清洁卫生的一种措施。对猪场进行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保障猪只的健康成长。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王鑫炎、王思艺、杨波等人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原因,提出了猪场升级改造、提高生物安全、落实防疫责任、完善处罚机制、加强流通监管和依法严厉查处等防控建议。
母猪场消毒:预防疾病的关键
环境消毒是在养殖母猪时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在养殖母猪的时候要在其生产前后、及生产中都做好消毒工作。母猪的管理工作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在养殖时,母猪与公猪要尽量分开饲养。
非洲猪瘟防控:从消毒入手
为何层层封锁依旧没能阻止非洲猪瘟的蔓延?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本文重点从猪场等场所的消毒入手,探讨非洲猪瘟防控问题。
案例分享
北方某1000头母猪场,3月底发病、4月份整月防控,控制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原发病严重的一栋不断零星散发。值得注意的是,周边猪场绝大部分发病、且迅速清场,确定为强毒大面积传播。
案例分析
该场早期发病后由于未确定防控方案,大量发病猪只在舍内滞留、瘫痪、死亡;同时栋舍、设备老旧,水管爆裂是家常便饭。因此舍内带毒散毒、有机污物干扰严重,防交叉难度大。
小结
真正可以落地的生物安全一定是以场区真实情况为基础的。干净整洁的养殖环境是“非瘟时代”养殖成功的基础,有效消毒剂的选择是生物安全工作的前提。
猪场规模 | 消毒频率 | 消毒剂 |
---|---|---|
1000头以下 | 每周一次 | 15%~20%石灰乳+2%~3%火碱溶液 |
1000头以上 | 每周两次 | 灭毒威甲等过硫酸氢钾制品 |
养猪户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猪场消毒工作,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