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多类型疫苗竞相问世
作者:畜牧行家•更新时间:6天前•阅读3
在非洲猪瘟这头“猛兽”不断在我国养猪业肆虐的当下,疫苗研发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这不,多类型疫苗纷纷问世,养殖户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疫苗研发的紧迫性
非洲猪瘟,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的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噩梦”。据杜元钊介绍,ASFV基因组两端各有两个高变区,这两个区域是疫苗能否成功研制的关键。因为这两个高变区是引起免疫逃逸机制的主要原因。
面对非洲猪瘟,依靠生物安全和扑杀措施控制难度极大,迫切需要研发有效疫苗。而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被认为是非洲猪瘟疫苗最有希望的研发技术策略。
中国农科院的突破
好消息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创制非洲猪瘟疫苗。这一成果,无疑是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一个里程碑。
据了解,研究人员以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分离株Pig/HLJ/2018为骨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通过在猪体内进行的系统的致病力、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试验,遴选出一株具有7个基因缺失的病毒。
疫苗研发的历程
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历程可谓是曲折离奇。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到后来的假疫苗风波,再到如今的艰难转型,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挑战。
表1: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历程
阶段 | 特点 |
---|---|
拿来主义阶段 | 主要从世界范围内寻找非法非瘟疫苗 |
假疫苗 | 基因II型单缺假疫苗为代表,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
假疫苗 | 基因II型双缺假疫苗为代表,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改善,但问题很多 |
艰难转型阶段 | 生物安全生产经营成绩远胜于使用假疫苗的 |
疫苗类型及优缺点
目前,我国正在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类型众多,各具优缺点。
表2:不同类型的非瘟疫苗的研制及其优缺点
疫苗类型 | 优点 | 缺点 |
---|---|---|
减毒活疫苗 | 免疫原性强,保护效果好 | 存在散毒的可能性 |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安全性高,无散毒风险 | 免疫原性相对较弱 |
灭活疫苗 | 免疫原性强,保护效果好 | 需要加强免疫 |
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是我国养猪业的一大挑战。虽然目前尚未有完美的疫苗问世,但多类型疫苗的竞相问世,无疑为养殖户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疫苗研发的“马拉松”能够早日迎来胜利的曙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