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瘟为何独袭你家猪场?邻近猪场安然无恙

每一个发生非洲猪瘟的猪场,都有一个凄惨的故事。有猪场自身生物安全做得很到位,邻近280米的猪场发病,发病场猪只调动。一周后该猪场怀孕母猪出现不食、流产等情况。经过检测确诊感染,原因可能是猪场靠近路边加上邻近猪场发病,加上冬季干燥,猪粪的粉末由风传入或进场车辆轧过带入场内所致。

非瘟为何独袭你家猪场?邻近猪场安然无恙

我要投稿前几天,我在一个微信群里讲了这样的一堂课,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情况下,养猪场自救的三个要点;这三个要点,既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成功启示,也是养殖户们在非洲猪瘟面前的生存法则。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复杂,再加之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庞大、产业链比较长,要想有效控制传播途径并非易事,散户或者小规模猪场由于生物安全体系薄弱甚至缺失,让猪瘟“有机可乘”倒也事出有因。

方面 具体措施
人和猪吃的东西 不使用外面潲水做饲料,猪精使用安全可信的,用水的安全,不经常邀请外人到猪场参观。
人和猪用的物品 进入养殖场的人和车辆要消毒,不使用外面潲水做饲料,猪精使用安全可信的,用水的安全,不经常邀请外人到猪场参观。
人和猪运输工具 猪场不能从外面购买猪肉及猪制品到猪场内吃,进入养殖场的人和车辆要消毒,不使用外面潲水做饲料,猪精使用安全可信的,用水的安全,不经常邀请外人到猪场参观。
人和猪进出场的洗消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正常的科学防疫,特别是消毒管理工作,日常消毒可用“碘制剂、季铵盐、过氧化物类交替使用防止细菌、病毒类疾病”,对于防控...

非洲猪瘟对养殖业的巨大损失

因为非瘟对养殖的损失是巨大的,现在非瘟已经成为亚洲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未来也有可能成为导致猪肉紧缺和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生物防控万万不能落下,危机就在身边,现在的季节气温升高雨季也会越来越多,雨季的频繁会降低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削弱了外部防控的效果,这些都是给非瘟带来有利的入侵途径。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非洲猪瘟主要发生于非洲,也曾经一度传播到欧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于2018年在我国开始流行,到2020年结束,是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创。

什么是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类似猪瘟。其典型的症状是,病猪呈现高热,皮肤充血、出血,各处水肿,各脏器尤其是淋巴结出血严重,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

而非洲猪瘟的病毒抵抗力是很强的,其病毒在23℃的土壤内可存活120天,在热带的污染圈内能存活2周以上,而在温带的污染圈须停用3个月才失去传染性。但是对酸碱较稳定,在60℃条件下20分钟可杀死病毒。

而非洲猪瘟的病毒,主要存在于急性病猪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脏器中,而有些慢性感染猪,体内则终生带毒,并呈现间歇性的病毒血症,康复猪可带毒1年,排毒期达6个月以上。所以本场内一旦出现非洲猪瘟,必须“拔牙”进行处理。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而非洲猪瘟的潜伏期在5~9天左右,病猪高热期间不会显其他症状,但是在病死前3天才出现症状。

其表现为:病猪精神沉郁,全身衰弱,不吃食,不愿走动,后肢无力,心跳很快。有些病猪咳嗽,呼吸困难,眼具有浆液性黏液性的分泌物。

其耳、鼻四肢和腹部发紫,四肢及腹部有出血斑,有时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其粪便带血。

非洲猪瘟传播的几个要素都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非洲猪瘟的传播必须具备几个条件,而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的,我来说一下:

第一个条件:就是“传染源”。

而传染源简单来说就是病毒、细菌等产生的源地,这种源地可以来自自己猪场或者外部猪场中的病原、携带者或其他。

但是非洲猪瘟的中间宿主是蜱虫。尤其是春暖花开惊蛰后,惊蛰一过万物复苏,各种昆虫重新复活,均会对非洲猪瘟的传播造成极大威胁。

第二个条件:就是“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毒细菌等传染给自己的养殖场的路径或者方式。比如说,带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场,通过飞鸟、小动物、以及运输猪的大车,小猪种猪进行传播。

而在短距离内,非洲猪瘟病毒,可经空,以及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等,均可间接传播本病。

非瘟为何独袭你家猪场?邻近猪场安然无恙

第三个条件就是“易感动物群”。

易感动物群可以定义为自己场中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处于应激或者亚临床状态的动物群体。

而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群虽然只有家猪和野猪,而且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但是却同样包含,家猪和野猪身上的一些蜱虫,而蜱虫也会被感染,而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天然储存宿主。

但是对于非洲猪瘟的3个传播条件来说:

“传染源”对养殖场主来说,一般情况下不可控制的,,因此在“易感群”的处理上,场主也不可能做到自己猪场个个健康正常。

那么可能养殖户朋友就会见了:既然“传染源”和“易感群”我们都没办法控制,那么在传播途径上,我也没办法用止别人猪场感染而产生的致病菌传染给我场地啊。

但是笔者认为,这就是一些养猪户们认识误区,其实最有效也是最容易最操作且可控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切断病毒、细菌传染给易感群的路径。

通过上述来说,只有彻底、规范的消毒加上科学免疫手段,才是最有效、最方便的预防及控制莫“非洲猪瘟”疾病的方法手段。

所以当邻居的养猪场发生“非洲猪瘟”时,只有自己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才能使我们的养殖场,成为风险可控、利润可期的养猪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