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引种猪安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在种猪配种之前,充分的免疫注射和驱虫处理是确保养殖安全的关键。种猪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对于刚入行的小规模养殖户来说,更需要谨慎选择。在养猪行业中,选择优质良种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引种猪安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1. 引种地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

在引种前,应当对供种企业所在区域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供种企业的口碑、资质、规模、养殖档案及免疫程序、病原和抗体检测档案,做到对供种企业实力、疫病状况心中有数。

引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引种带来猪场生物安全风险问题思考

引种猪安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全国猪的疫病日益呈现复杂化和严重化趋势。尽管很多途径都可传播,但本人认为活猪的流通尤其是无序的引种才是目前我国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引种后的健康管理

保持适宜的体重不仅有助于母猪的健康,还能显著提高发情和配种的成功率,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生产效益。体重大于此范围的猪往往会错过最佳的免疫和驱虫时机,这会影响到养殖的安全性和效率。

案例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吴德的汇报主题为《高产种猪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进展及成果汇报》。受新冠疫情影响,现在国外引种的价格接近翻倍。

海南康牧引种案例

海南康牧首批引进种猪1300头,其中母猪1200多头、公猪12头;养殖基地采用一条龙式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首批配种计划于今年10月份。

东方希望集团合浦现代化生猪养殖循环产业链项目

这标志着东方希望集团合浦现代化生猪养殖循环产业链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并成功完成首次引种。他们按照既定的生物安全流程,对运猪车辆和种猪进行严格处理。

非瘟防控形势严峻

在非瘟病毒变异、疫苗毒横行和低温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下,全国非瘟的防控形势又变得十分严峻。据农业农村部报道,仅3月上旬就有4起非瘟疫情发生,并且都是由于违规调运仔猪引起的,说明猪场在引种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引种前的健康评估和应激管理

在很多非瘟案例中猪只在运输途中就开始发病,这说明引种猪是带毒的,可能引种时没有做非瘟检测,或者没有检测出来,而运输过程中应激容易诱发猪只发病。因此,引种前的健康评估和应激管理是确保“猪的安全”的关键因素。

引种猪回场后的隔离保健

猪场不光要做好引种前检测和应激管理,更要做好回场后的猪只健康管理。从一些猪场案例来看,感染非瘟野毒猪只会在回场后5-7天开始有临床症状表现。因此,做好猪只回场的隔离保健和非瘟防控十分关键。

拔牙操作流程

拔牙后剩余猪群稳定措施:

  • 人员管理:隔离舍人员固定在发病栋舍内,一切物资由专人配送。若其他人员需要进入该栋舍,则严格遵守进舍消毒程序。
  • 饮水酸化:使用净水3.9对栋舍内水源进行酸化处理,将水的PH值调整至3.6-3.9范围。
  • 加强消毒:每天下午2点使用1:200稀释的灭毒威甲对栋舍内走道、大栏内、粪道和前后门口进行喷雾消毒,1天1次。
  • 提高疾病感染阈值:建议全群添加可提高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药物。

对猪场来讲,减少引种次数是可能的,但绝对不引种是不可能的。经过2年多的非瘟防控战役,病毒已经开始变化,猪场更需要建立以确保“猪的安全”为核心的引种理念。

项目 内容
健康评估 选择品牌口碑好的种猪公司,观察猪只健康状况,查看供种场母猪免疫程序,进行常见重大疾病检测。
应激防控 检查猪只健康状况,控料、添加缓解应激药物,选择夜间运输,合理装猪,定时检查猪只状态,合理设置通道坡度。
隔离保健 引种猪转至专门的隔离舍,提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缓解应激,肌注长效头孢类抗生素,进行非瘟抗原、抗体检测。
弱仔护理 加强巡栏,发现异常猪只集中护理,做好舍内保温工作,尽快上料。
非瘟防控预案 观察猪只状况,检测非瘟病毒,执行拔牙和剩余猪只稳定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