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瘟肆虐,人类养殖模式或成罪魁祸首

“果子狸”,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动物的名字,它还代表着一种病毒——非瘟。这个病毒,自从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被发现以来,已经肆虐了62个国家,成为了全球养猪业的“头号杀手”。而如今,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家门口。

非瘟肆虐,人类养殖模式或成罪魁祸首

养殖模式的反思

智能化养殖能减少人员的接触,降低人员传播的概率,除了防范非瘟,对养殖业整个疾病的防控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但问题来了,我们的养殖模式,真的安全吗?

非瘟病毒的肆虐

非瘟病毒就像一头猛兽,一旦闯入猪场,就会迅速蔓延。由于认识不足,导致疫情延误,非瘟病毒像洪水猛兽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击部分猪场,典型的非瘟症状彻底表露无疑,瞬间猪场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人员恐慌起来。

养殖户的焦虑

在市场利益的诱惑下,在养殖户对疫情的焦虑中,各种“防非神药”开始出现,甚至有人打着中兽药的旗号,声称其可以治疗非瘟。在没有疫苗和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养殖户们只能听天由命。

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非洲猪瘟的宿主只有家猪和野猪,其他动物或人类虽然不会被感染却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帮凶。空气并不能直接传播非洲猪瘟,只有在患病猪或其污染物被其他动物或人类接触到后,带到未发病猪群的环境中,导致易感猪群被感染。

非瘟肆虐,人类养殖模式或成罪魁祸首

人类,真的无辜吗?

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揭示了为何在冬季人们更易感染流感患病且死亡,罪魁祸首竟是低湿度。研究者指出,我们揭示了为何流感病毒更易于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中流行传播,当湿度下降时,流感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就会上升。

应对策略:共筑防线

面对非瘟的威胁,我们必须共筑防线。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加强防控措施,提高警惕,确保养殖业的安全。

加强监测与防控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果断措施,防止病毒扩散。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优化养殖模式

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养殖,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整治,提高猪场的卫生条件。

加强国际合作

非洲猪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信息交流,分享防控经验,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非瘟肆虐,人类养殖模式或成罪魁祸首。面对这一挑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要积极应对,共筑防线,保护我们的养殖业,保障人民群众的“菜篮子”。

年份 国家 疫情情况
1921 肯尼亚 首次发现非瘟病毒
2007 俄罗斯 非瘟病毒传入俄罗斯
2018 中国 非瘟病毒传入中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