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非瘟早发现,关键在“三早”
在咱们养殖行业,非瘟就像一个不速之客,总是让人防不胜防。但你知道吗?只要我们抓住了“三早”,就能把这个不速之客赶走。那什么是“三早”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猪场巡检:猪尾巴的秘密
我们要说的是猪场巡检。这可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要像侦探一样,用放大镜去寻找那些隐藏在猪尾巴尖上的线索。采猪尾尖血1-2滴,现场检测,或者前腔采血1mL集中批量检测,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
有些猪场为了采集更充足更全面的样本,甚至会用拖把擦拭采样,这方法听起来有点意思,但前提是要“早监测”、“早发现”、“早隔离”。一旦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发现了疑似感染,那就要立刻行动起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用在猪场监控上再合适不过了。我们要密切关注猪场的动态,就像家长看孩子一样,发现异常就要立刻采取措施。药盒和药品二维码扫描,看是否为本地区使用的兽药产品,切忌使用发生非瘟猪场退回的药品。
“早发现”就是每日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精神沉郁、厌食者,就要提高警惕。至少一月一次,情况严重一周一次进行抽检。对于如何能尽早发现非洲猪瘟,当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定期检测,二是严密的临床观察。
非瘟时代,检测与监测是核心
我要投稿在后非瘟时代,检测与监测非瘟是猪场的核心工作。随着感染的进行,病猪的排毒剂量、排毒时间和排毒方式都不同,特别是到了后期,当病猪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时候,意味着该猪群所处的区域病毒量已经很大,此时往往为时已晚。
中小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一是关键环节病毒污染情况得到改善,养殖、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污染率明显下降。二是疫情发生强度减弱,但防控难度依然存在。
防控非瘟,我们这样做
为了阻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非洲猪瘟自然越早发现越好。其中的成功关键在于,主动进行唾液检测,超早期诊断,在猪只未出现症状时就采取“...
定期对猪场及周边道路、环境进行消毒;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定期进行监测、检测与评估;污染水源的处理;灭蝇、蚊、鼠,防止病毒传播。
加强生物安全,扩大检测范围,提高疫点处置能力;改进生猪调运;成立非瘟专项基金;开展防控技术攻关。组织有实战经验的生物安全专家对重点猪场...
保护好正常非感染猪群
非洲猪瘟病毒虽然毒力强,威力大,发病后死亡率高,但它也有弱点,就是传染性不是特别强,养在猪栏携带病毒的猪杀伤半径在2m以内。但前提是要早监测早发现早隔离,一旦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发现了疑似感染猪,应立即上报,按照政策来处理。保护好其他未感染猪群,将损失降低。
猪场如何做好非瘟防控?
非瘟肆虐,猪场如何做好非瘟防控?这里我提供一些思路,供各位参考:
重点 | 内容 |
---|---|
外部生物安全防控 | 控“四流!”运输车辆流、人员流、物资流、信息流 |
内部生物安全防控 | 加强猪舍管理,定期消毒,减少人员流动,加强猪只饲养管理 |
监测与检测 | 定期进行猪只健康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应急处理 | 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迅速采取措施 |
防控非瘟,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猪场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