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多,防控散养猪场成养殖新挑战
作者:农艺巧匠•更新时间:8天前•阅读7
非洲猪瘟,这个曾经让养猪业头疼不已的疾病,如今又卷土重来。面对病毒的侵袭,养殖户们不得不 提高警惕,尤其是散养猪场,面临的挑战更是严峻。
传播途径:多如牛毛,防不胜防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让人防不胜防。以下六大传播途径,养殖户们必须牢记在心:
- 口对口传播:猪与猪之间喜欢用嘴对嘴交流,这就导致了直接的传播。
- 四害传播:老鼠和苍蝇是传播最主要的媒介,在接触饲料上传播。
- 污染的饲料传播:潲水、剩菜或肉屑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经由食物传染给了生猪。
- 物体传播:车辆或人员、工具、衣物等经过疫区,被非洲猪瘟成功寄生于物体上。
- 引种传播:引进的外来种猪被非洲猪瘟感染,而种猪的非洲猪瘟病毒还在潜伏期。
- 野猪传播:在野猪活动的区域,也是极易感染该病毒。
防控措施:多管齐下,共筑防线
面对非洲猪瘟的威胁,养殖户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共筑防线。
- 加强生物安全工作: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猪场,加强消毒工作。
- 杜绝使用未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泔水、食物残羹直接饲喂生猪。
- 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有一定设施条件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
-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及时报告疫情,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散养猪场:防控难题,亟待解决
散养猪场由于养殖环境相对较差,防控非洲猪瘟的难度更大。
挑战 | 应对策略 |
---|---|
养殖环境差 | 加强猪舍通风、消毒,改善养殖环境。 |
防疫意识薄弱 |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
缺乏专业设备 | 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养殖设施条件。 |
非洲猪瘟防控,任重道远。养殖户们要认清形势,提高警惕,共同努力,共筑防线,才能有效应对疫情,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