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洲猪瘟复发原因及猪场生物安全漏洞解析

非洲猪瘟,这个让养猪业头疼不已的病毒,似乎总是时不时地卷土重来。那么,它复发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猪场的生物安全漏洞又是如何导致的?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非洲猪瘟复发原因及猪场生物安全漏洞解析

一、非洲猪瘟复发原因探秘

1. 水源污染

猪群的饮水经过过滤,确实可以解决猪群饮用水的安全,但猪群饮用水的安全只是水安全防控一部分。水最大的危险在于流动,一旦有外源的非洲猪瘟病毒污染水流经猪场附近的河流,猪场很难及时发现;另一方面,通过水的流动,引起广泛的交叉污染,极易引起非洲猪瘟复发。

2. 生物安全漏洞

非瘟防控措施有限,容易导致生物安全漏洞出现。消毒剂使用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使用浓度,一方面频繁降雨导致药物浓度大大被稀释,消毒剂作用减弱;另一方面,猪场周边环境复杂,野猫、老鼠等动物可能携带病毒,从而造成猪场感染。

非洲猪瘟复发原因及猪场生物安全漏洞解析

3. 人员、物品消毒不彻底

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的案例中,很多是由于人员、物品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比如,外来人员随便进入猪场,也许他去过带毒的猪场;或者临近猪场发病,它可以通过灰尘或者其他的途径带到猪场里。

二、猪场生物安全漏洞解析

1. 雨水节气,藏匿的非瘟病毒易死灰复燃

下雨天卖猪是引起不少猪场“中招”的重要原因。因为粘附在卖猪车辆上的非洲猪瘟病毒在下雨天很容易死灰复燃。

2. 生物安全≠猛消毒

很多猪场往往把过分消毒就当成了生物安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猪场生物安全是为了防止病原进入猪场,同时控制已存在的病原在场内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实际措施。

3. 猪场生产区人员紧张

猪场技术人员和饲养员紧缺,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如果上述人员外出办事,猪场就会出现某些栋舍没人养猪的情况发生,致使外出人员无法严格按照猪场的人员进出程序进行隔离和消毒,就迅速进入生产区,这大大增加了猪场内猪群接触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

4. “拔牙”措施不成功

精准清除不是简单地将感染猪移除,而是要严格地按照程序对感染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空栏。部分猪场“拔牙”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对污染物品及粪沟的处理,尤其是粪沟相通的猪舍,同时消毒后的空栏时间不足也是“拔牙”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非洲猪瘟疫情面前,猪只并不平等,不少猪场一直没有“中招”,而有的猪场“拔牙”一直不成功,复养也多次失败,这难道仅仅是运气不佳吗?很多猪场的际遇看似偶然,其实都有其必然性。经历过非洲猪瘟疫情洗礼的猪场经营者,想要在未来的养猪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一定要认真思考如何将经验和教训转换为可落地、易执行的有效措施。

原因 解析
水源污染 外源病毒污染水流经猪场附近的河流,引起交叉污染。
生物安全漏洞 非瘟防控措施有限,消毒剂使用效果减弱,猪场周边环境复杂。
人员、物品消毒不彻底 外来人员随便进入猪场,临近猪场发病,病毒通过灰尘等途径带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