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设计宜多咨询兽医师,避免后期改动难题
在农业大学的学科分类中,猪场设计属于畜牧工程专业,但你知道吗?在猪场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充分听取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执业兽医师的意见,不仅能确保猪场的长期健康,还能避免后期改动带来的难题。
选址:远离污染源,确保猪群健康
猪场的选址至关重要,远离其他养猪场、居民区、屠宰场和主要道路是基本常识。在中国,地少、人多、散养量大,满足这些要求的理想场点往往需要额外的投资。此时,兽医师的建议就显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了解猪群健康对场址的要求。建议场点周围2km范围内无猪只饲养、离主要公路1km以上。
布局:“三点式”分区,提高生产效率
PIC公司的“三点式”分区饲养的猪场设计模式,已成为猪场布局的理想样板。然而,在中国,除沿海、沿湖荒滩外,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因此,可以考虑“小三点式”布局,即母猪、保育、育肥三区分区生产,但各区间的距离相对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猪舍及内部设施:关注细节,确保猪群舒适
“全进全出”是设计猪舍、安排栏位摆放的基础和前提。猪舍内的栏面应易于清洁、冲洗和消毒;保育、育肥每个单元都要建立独立的饮水加药系统、独立的排污系统。猪舍良好的保温、隔热措施,能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保护猪群,提高成活率。
猪场的出口和入口:严格消毒,防止病原入侵
出猪台、饲料仓库等区域,应设置明确的洁净区、灰区、脏区,并严格划分不同人员管理区域。饲料仓库设计要避免饲料运输车进入生产区,防止病原入侵。
后备母猪的隔离适应设施:降低猪群健康波动
猪场年平均母猪更新率在35-40%,引入后备母猪前,应充分接触经产母猪的分泌物、淘汰母猪等,建立对母猪群病原的免疫力。
猪场的死尸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
猪场全年平均死亡率约10%,如不能正确处理死猪等废物,将对猪群健康产生重大威胁。猪场设计之初就应考虑相应的对策,如建设化尸池或焚尸炉,对猪场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猪场粪污的处理:环保、高效
猪场粪污处理方式多样,从兽医角度看,全漏缝地板、粪污管道外排的方式最理想,但投资较大。现在普遍采用人工干清粪的方式,设计时应注意净污道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并在场外设立猪粪转运点。
兽医师的智慧,助力猪场设计
猪场设计是一个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兽医师的参与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兽医师、有丰富养猪经验的专业人士的意见,确保猪场的长期健康、生产效率,避免后期改动难题。
猪场设计要点 | 兽医师关注内容 |
---|---|
选址 | 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
布局 | 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便于管理 |
猪舍及内部设施 | 保温隔热、易于清洁、消毒设施齐全 |
猪场的出口和入口 | 严格消毒、防止病原入侵 |
后备母猪的隔离适应设施 | 降低猪群健康波动、提高仔猪成活率 |
猪场的死尸处理设施 | 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 |
猪场粪污的处理 | 环保、高效、资源化利用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