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加强生物安全,严防非洲猪瘟传入

最近,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多地蔓延,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守护猪场安全,严防非洲猪瘟入侵,我们不得不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加强生物安全,严防非洲猪瘟传入

一、生物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生物媒介传播,如人类、鸟类、蚊蝇和鼠类。因此,做好生物隔离工作至关重要。

  • 人员:场外人员进入场内必须更换衣物和鞋子,采用“三色管理”原则。
  • 鼠类:使用实体墙和挡鼠板,阻止鼠类传播病毒。
  • 鸟类:设置防虫网,防止鸟类进入猪舍。
  • 蚊蝇:运输车辆清洗前,防止蚊蝇携带病毒进入猪舍。

二、单元格化,降低感染风险

将猪场划分为基本单元格、合并单元格和关联单元格,每头猪及其环境构成基本单元格。新建猪舍采用单元格化管理,旧猪舍进行单元格化改造,饲喂通槽实施隔断处理。

三、环境消毒,消除病毒隐患

猪舍内部环境的消毒,建议采用物理方法“清洗+热烘烤法”。

四、营养冗余,增强猪群抵抗力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暂时取消“精准饲养”和“低蛋白日粮”等概念,提倡营养冗余,增加饲料中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供应,提高猪群抵抗力。

五、饲料熟化,防止“病从口入”

推广饲料熟化技术,阻止“病从口入”,粉料熟化以及高温制粒工艺值得推广。

六、检测方法,快速发现疫情

采用唾液学检测,筛选更加敏感的唾液学核酸提取方法和核酸扩增等检测方法,猪场内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七、定点清除,净化生产环境

养殖企业实行检测并施行定点清除技术,将局部感染的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疑似猪群进行清理,提倡并实现净化生产。

八、禁用非法疫苗,确保疫苗安全

非法非洲猪瘟疫苗的使用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建议有关部门加快疫苗研发,对疫苗的使用进行慎重评估,不可盲目推进。

加强生物安全,严防非洲猪瘟传入

加强生物安全,严防非洲猪瘟传入,是保护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猪场安全,为我国养猪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对比表
措施 作用 实施方法
生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人员更换衣物、鼠类控制、鸟类隔离、蚊蝇控制
单元格化 降低感染风险 新建猪舍采用单元格化管理,旧猪舍进行改造
环境消毒 消除病毒隐患 清洗+热烘烤法
营养冗余 增强猪群抵抗力 增加饲料中营养物质供应
饲料熟化 防止“病从口入” 粉料熟化、高温制粒
检测方法 快速发现疫情 唾液学检测、抗体检测
定点清除 净化生产环境 检测并清除疑似猪群
禁用非法疫苗 确保疫苗安全 加快疫苗研发、慎重评估疫苗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