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误区多,科学消毒是关键
作者:畜养巧匠•更新时间:7天前•阅读7
大家知道之前的非洲猪瘟导致很多猪场的猪死亡,所以需要对猪进行一定的消毒,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下猪场消毒常见的六大误区,养殖户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误区编号 | 误区描述 | 正确做法 |
---|---|---|
误区1 | 过度依赖消毒 | 建立综合的生物安全措施,消毒只是其中一环。 |
误区2 | 化学消毒前不先物理消毒 | 物理消毒去除有机物后再进行化学消毒更科学。 |
误区3 | 消毒剂选择不合理 | 选择刺激性强、易损伤猪群黏膜的消毒剂。 |
误区4 | 清洗消毒不科学,无标准 | 制定清洗标准程序,确保清洗消毒的科学性。 |
误区5 | 消毒剂配比不准确 | 使用量杯等工具准确配比消毒液。 |
误区6 | 消毒剂剂量不足 | 确保消毒剂量充足,达到有效消毒效果。 |
尽管大家都开始重视消毒工作,但很多猪场在消毒方面仍存在很多误区!在化学消毒前先用物理消毒方法去除有机物可能更为科学。表面干净度会影响消毒效果,特别是出栏一批猪后,猪舍也要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猪场要有消毒计划和消毒记录。
非瘟肆虐大半年之后,整个行业对生物安全的意识和认知都大跨步的往前迈了一步,然而有效消毒作为猪场生物安全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操作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大的误区。
猪场消毒误区详解
尤其是在疫病流行的严峻情况下,猪场消毒非常重要,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看,消毒工作还存在很多误区,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给猪群带来不良影响。
- 误区1:车辆消毒无作用时间
- 误区2:凭感觉配比消毒液
- 误区3:喷雾消毒剂量不足
- 误区4:未清洁即消毒
- 误区5:单次消毒
- 误区6:撒生石灰/干烧碱消毒
- 误区7:未干燥即消毒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确保消毒剂有足够的作用时间,如消毒车辆需至少原地停留20-30分钟。
- 使用量杯等工具准确配比消毒液,避免凭感觉配比。
- 确保消毒剂量充足,达到有效消毒效果。
- 在消毒前先进行清理清洁,确保消毒剂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
- 执行至少两次以上的消毒,重点区域需加强消毒。
- 使用正确的消毒剂和方法,如石灰乳和烧碱混合使用。
- 确保消毒表面干燥后再进行消毒。
猪场消毒并非简单的喷雾作业,而是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操作程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养殖户们更好地了解猪场消毒的误区,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为猪场的生物安全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