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阴影下,养殖骗局频现
非瘟,这个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的名词,最近在北方局部地区 发作。这不仅仅是一个疫情问题,更是对养殖行业的一次严峻考验。不少养殖户在恐慌中,竟然陷入了各种骗局,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产能恢复速度慢,供给端存不确定性
最近,一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的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净利润达到270亿元至290亿元,同比增长341.58%至374.29%。然而,在这片繁荣的背后,非瘟新毒株近几个月在北方局部发作,使得北方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恢复仍有不确定性。
非洲猪瘟:一面镜子
非洲猪瘟疫情,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农业基础科学的真实水平,也映照出了整个养猪行业的综合实力。更让人深思的是,它还映照出了一部分技术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养猪上游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养殖骗局频现,揭秘背后真相
在非瘟的阴影下,养殖骗局如同雨后春笋般频现。有的骗子打着“特效药”的旗号,大肆敛财;有的则利用养殖户的恐慌心理,推销所谓的“防疫设备”。这些骗局不仅让养殖户损失惨重,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严重打击。
骗局一:特效药骗局
最近,有个别不法分子声称,他们研发出了“特效药”,可以彻底治愈非瘟。这些骗子利用养殖户的恐慌心理,大肆宣传,甚至承诺“无效退款”。然而,真相是,目前并没有针对非瘟的特效药,这些所谓的“特效药”只是骗局而已。
骗局二:防疫设备骗局
除了特效药骗局,还有一些骗子利用养殖户的防疫需求,推销各种所谓的“防疫设备”。这些设备价格高昂,但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养殖户们购买后,发现根本无法起到防疫作用,不禁痛心疾首。
如何避免养殖骗局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养殖骗局,养殖户们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
建议 | 具体操作 |
---|---|
提高警惕 | 对任何“特效药”和“防疫设备”保持怀疑态度,不轻信陌生人的宣传。 |
多方求证 | 在购买任何产品或服务前,要向相关部门咨询,核实其真实性。 |
寻求专业意见 | 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向专业人士请教,避免盲目决策。 |
非瘟阴影下的养殖行业,确实让人担忧。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就能识破这些骗局,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打击力度,还养殖行业一个清明的环境。
记得,养鸡养鸭,养的是希望;养猪养牛,养的是明天。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片绿色的家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