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产效率顽疾:繁殖障碍
作者:种植达人秀•更新时间:9天前•阅读5
在养猪业中,母猪的生产效率如同猪场的生命线。然而,繁殖障碍这一顽疾时常困扰着养殖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如何让母猪顺利生产,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
母猪繁殖障碍的常见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母猪会遇到诸多问题,如便秘、产程过长、无乳综合征、生殖系统炎症以及断奶后不发情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母猪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也可能导致仔猪生长发育不良。
01 母猪便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因:
- 缺乏运动
- 生理因素
- 过度限饲
- 饮水不足
- 传染性疾病
- 热应激
- 霉菌毒素中毒
防治措施:
- 加强管理,实行大栏饲养。
- 饲料营养平衡,考虑不同生理阶段的需求。
- 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减少传染病发生概率。
- 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
- 保证饲料原料质量,避免超高水分和霉变原料。
- 使用微生态制剂调理胃肠道菌群平衡。
02 产程过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因:
- 妊娠后期便秘
- 仔猪体重不均匀
- 胎次因素
- 死胎
- 产房环境吵闹
防治措施:
- 按照前述防治便秘方法操作。
- 提供营养平衡的日粮。
- 后备母猪日龄达到220天,体重130公斤后再配种,淘汰表现不佳的高胎龄母猪。
- 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 营造安静的生产环境,杜绝吵闹和陌生人进入。
- 分娩时人工按摩母猪乳房,正确助产。
03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因:
- 便秘
- 饲养不当
- 配种时间过早
- 过于肥胖
- 乳房炎
- 某些传染病
- 人工辅助助产时消毒不彻底
防治措施:
- 加强管理,改善饲养环境。
- 按照前述预防便秘的方法操作。
- 后备母猪日龄达到220天,体重130公斤后再配种。
- 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操作。
- 若需助产,严格细致地消毒,做到无菌操作。
04 生殖系统炎症的防治措施
环境管理:确保母猪饲养环境的清洁与整齐,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营养调控:根据母猪的身体状态和生理周期调整饲料配方,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其健康体况。
围产期防护:在母猪分娩前后一周内,饲料中添加林可大观霉素,以预防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
助产操作规范:员工进行助产前需修剪并打磨指甲至平滑,并进行彻底消毒。助产完成后,立即给母猪注射含20%恩诺沙星,剂量10ml,以降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05 断奶后久不发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因:
- 年龄胎次
- 环境温度
- 疾病影响
- 营养状况
防治措施:
- 短期优饲:母猪断奶后应采取短期优饲的饲养方法。
- 合理胎次结构: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其中3-6胎占60%,1-2胎占34%,其余为老母猪。
- 适宜环境温度:确保环境温度适宜,最适宜的温度为18-20℃。尤其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空怀舍和配种妊娠舍可采用喷雾或水帘降温,分娩舍可采用滴水降温和水帘降温。
- 药物保健:做好产前和产后7天的药物保健工作,防止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 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哺乳期间饲喂高能量、高蛋白饲料,以减少哺乳期失重,保证母猪断奶后及时发情。
- 物理方法:包括倒栏、饥饿或优饲、公猪催情、运动等方法。
- 激素使用:适当使用激素,如氯前列烯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等配合使用。
母猪繁殖障碍是养猪业中的一大难题,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希望本文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