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免疫抑制导致疫病混合,需综合防治

做好猪场灭鼠、驱蚊蝇,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如利用纱窗等减少猪场中PCV传播;使用安全有效的疫苗,尤其是蓝耳、猪瘟、伪狂犬等疫苗选择和使用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防疫措施。然而,你是否知道,免疫抑制是导致疫病混合的罪魁祸首,我们需要综合防治。

免疫抑制导致疫病混合,需综合防治

免疫抑制:猪场疫病的“隐形杀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损伤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肺泡巨噬细胞是该病毒主要的繁殖场所,最容易被破坏,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等。刘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防控动物疫病的关键在生物安全、综合保健和免疫治疗三方面。

免疫抑制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免疫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作用在于它能进一步处理被抗体作用过的抗原,终而清除;另一方面,它能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细胞的效应,溶解细胞,清除病原,细胞免疫发生的首要条件是抗原被巨噬细胞吞噬,经该细胞处理。

免疫抑制的原因 防治措施
病原微生物感染 加强生物安全,减少病原传播
霉菌毒素 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避免霉菌毒素污染
营养因素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应激因素 减少应激因素,提高猪群抵抗力
药物滥用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类疾病

①蓝耳:PRRS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到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使感染猪只免疫力降低,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从而继发其它病原感染,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免疫抑制导致疫病混合,需综合防治

②圆环:猪环状病毒病2型能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猪间质性肺炎、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

③猪瘟:猪瘟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内复制,随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④猪流感病毒:某些SIV能引起猪的免疫器官严重损伤,淋巴细胞大量减少,还可导致B细胞在外源性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以及抗原反应性发生改变;某些SIV能引起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显著降低,并引起脾、胸腺及盲肠扁桃体的出血性变化,从而显著地抑制猪的细胞免疫功能。

⑤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定居于猪的呼吸道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实验证实该菌定居于扁桃体并粘附到肺泡上皮,可被肺泡巨噬细胞迅速吞噬或吸附并产生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有潜在的毒性,从而导致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

⑥附红细胞体: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附红细胞体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红细胞破裂或变形,从而破坏了机体的红细胞免疫机制,容易继发其它病原的感染。

⑦弓形体:弓形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过程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受到了弓形体的损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抑制。

小结

在猪场实际生产过程中,从根本上提高猪只的成活率,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使疫苗免疫起到防控疾病的作用,需要重视猪群免疫抑制的危害;并且在自繁自养场中,需要重点从产房及母猪阶段控制疾病的发生,包括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做好完善的疫苗防疫体系等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