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免疫系统更脆弱,易受非瘟病毒侵袭
作者:渔耕人家•更新时间:15天前•阅读3
非瘟发生后,规模养猪业进入了安全健康养殖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下,母猪作为整个生产环节的核心,却也是一个易感群体。为什么母猪会成为非瘟病毒侵袭的重点对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母猪免疫系统:脆弱的防线
2020年6月至12月,我国部分省区开展了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病监测工作,分离出22株基因Ⅱ型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研究表明,母猪的免疫系统可能与小猪、肥猪有所不同,对病原、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反应可能过强。
症状 | 表现 |
---|---|
高烧 | 母猪突然高烧40.5—42℃,用药后恢复正常,易反复,3天后大多出现低温而死。 |
脾脏变化 | 脾脏颜色发暗,质地脆弱,体积明显肿大3—6倍。 |
确诊需要 | 确诊需要实验 |
非瘟病毒:母猪的噩梦
从各地非瘟案例来看,80%的案例先攻击母猪、公猪。印遇龙院士表示,缺乏运动、贫血的生猪更容易受到攻击。由此可见,母猪的免疫系统对非瘟病毒的防御能力确实较弱。
母猪易感原因:内外兼修
那么,母猪为什么这么容易受到非瘟病毒的侵袭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母猪机体自身亏损:母猪常年处于配种、怀孕、分娩、哺乳的高强度繁殖生产中,机体自身营养逐步亏损,而外源性营养又存在供给不足、不均衡等问题,生殖及繁殖营养损失严重,最后导致机体损耗严重,气血两亏,抵抗力下降。
- 毒素蓄积:毒素包括药物、疫苗、霉菌、内毒素等外源性、内源性的各类毒素。母猪饲养周期长,少则1-2年,多则4-5年,各类毒素长时间蓄积机体,又加上母猪便秘问题存在,就会进一步加重母猪的毒素蓄积程度,最终导致母猪机体代谢障碍,甚至出现中毒。
- 免疫功能低下:当体内存在毒素蓄积的时候,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长期超负荷运转,肝肾功能损失严重,体内毒素蓄积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抑制开始出现。
防控建议:内外兼修,共筑防线
在养猪生产中,除了做好防疫,合理搭配营养,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加冗余营养,不做易感动物外,同时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让疫病无处安身。
-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母猪健康,提高其免疫力。
- 加强生物安全:严格控制猪场内外环境,防止病原体入侵。
- 定期消毒:定期对猪舍、设备、车辆等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
- 加强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母猪免疫系统脆弱,易受非瘟病毒侵袭。只有加强防控措施,才能确保母猪健康,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