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养殖舍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及动物需求
在养殖行业,我们常常听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样的说法。确实,一个舒适的环境对动物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打造一个既适合动物,又符合养殖要求的理想环境呢?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养殖舍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以及动物的需求。
空气质量:呼吸的清新,健康的保障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臭气、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养殖舍,对动物的健康能有多大的影响?为了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必须使鸭舍内的空气流通。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国家对畜禽养殖环境管控越来越严格规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舍内空气温度
对于封闭式畜舍,舍内的温度是养殖场畜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舍内,由于动物的粪尿、饲料、垫料等产生的粉尘、积存发酵产生的气体,舍内空气质量比较恶劣,易引发以畜禽呼吸道疾病为主的各种疾病。
通风的重要性
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但是也要注意通风,以避免舍内空气质量太差。要注意防止贼风侵袭。养殖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温度,两者结合才能为动物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温度与湿度:舒适度的双剑客
空气湿度与畜禽关系主讲人:周芝佳。湿度表示方法:1水汽压:空气中由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强称为水汽压;2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舍内湿度来源与分布
舍内湿度来源主要有动物呼吸、饲料和垫料等。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过低的相对湿度容易导致动物黏膜干燥,抗病力下降;而过高的湿度则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湿度与温度的关系
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猪的影响,和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例如,考虑到相对湿度过低时猪舍内容易飘浮灰尘,过低的相对湿度还对猪的黏膜和抗病力不利。
动物需求:用心倾听,满足所需
养殖舍内空气质量差、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调整饲养管理技巧,包括温度、湿度、食欲、排泄、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及。
水禽世界工程工艺2015
养殖扬畜金空气质量要求顾文军。中图分类号:X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02—0044—03 养殖场畜舍环境主要是指畜舍内的空气环境。
舍内空气质量及其污染控制
如育雏室内见到雏鸭躺卧、伸腿、伸颈呈舒展状,食后静卧无声,分布均匀则说明雏鸭处于最适宜温度。1日龄雏鸭的育雏温度为33℃,以后每天下降1℃,至5日龄为29℃,6~10日龄内每天下降2℃,至10日龄为19℃,11~15日龄为18℃,16~21日龄为17℃,21日龄以后在17℃以下或达一般室温即可。
规模化养殖:高效、环保、标准化
在规模化养殖中提高养殖环境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实现高效率、高收益、高环保的合理化、标准化养殖管理,是当前我国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畜禽智能养殖技术不断深入至畜禽养殖各个环节;环境调控系统、自动饲喂和收采机器人等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为养殖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娩舍通风系统设计
分娩舍作为畜牧养猪场承上启下的核心畜舍,在通风系统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到母猪的环境需要,又要兼顾到仔猪。实际上,这是一个相互矛盾制约的通风环境,母猪怕热,仔猪怕冷。如何协调好这一生产环境,对母猪的哺乳、断奶后的发情,以及仔猪后续生长发育、体态健康、仔猪断奶后的存活率乃至全场全年生产成绩都极为重要。
参数 | 描述 |
---|---|
温度 | 影响动物生长、繁殖和健康的关键因素 |
湿度 | 影响动物呼吸、消化和抗病能力的因素 |
空气质量 | 保证动物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
动物需求 | 满足动物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
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养殖环境,需要我们从空气质量、温度、湿度以及动物需求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养殖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兼顾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