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洲猪瘟挑战下,母猪场实现高效繁育

在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我国之前,母猪场的投产需求单一的后备母猪种源和均衡的后备母猪批次。然而,随着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母猪场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这场疫情对行业进行了大洗牌,养猪企业不得不通过建立高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和优化生产模式来阻断病毒,降低损失。

非洲猪瘟挑战下,母猪场实现高效繁育

非洲猪瘟带来的挑战

非洲猪瘟导致存栏量急剧下降,种猪资源形成巨大缺口,给生猪复产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丰富的本地猪种资源是育种的良好素材,若这些品种资源多样性遭到破坏,将严重影响我国猪育种进展和育种目标的实现。

六大措施应对非洲猪瘟

措施 具体操作
基因组选择 利用全基因组SNP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选择效率。
生物安全体系 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体系,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生产模式优化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疫苗研发 研发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降低疫情风险。
猪场管理 加强猪场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政策支持 争取政府政策支持,降低养殖成本。

冬天北方区域母猪场损失惨重的原因

冬天北方区域猪企较为艰难,主要原因在于母猪场非洲猪瘟频发。冬季北方区域气温较低,猪场的消毒力度会大打折扣,这也是夏天北方母猪场相对安全的原因之一。此外,不合理的选址和频繁的物资进入也增加了感染风险。

冬天北方区域母猪场生产流程的变化

进入十月份,部分猪企会进行生产流程的调整,减少非洲猪瘟对猪场的损害。调整措施包括:公猪不能使用或不能正常使用、采样模式的调整、哺乳仔猪不允许二次寄养、停止疫苗免疫和投药保健工作。

如何保证猪场的高效运转

冬季,猪场会增加许多生物安全措施,这些措施会制约生产效率。母猪场要兼顾生产效率和生物安全,管理者必须找到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多措并举,最大程度降低生物安全调整带来的损失,保证猪场的高效运转。

在后非洲猪瘟时代,养好猪变得尤为困难。生物安全关系到猪场的存亡,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猪场的效益,管理者必须兼顾两者,才能保证猪场健康高效运转。

非洲猪瘟挑战下,母猪场实现高效繁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