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损大豆影响豆粕品质
作者:农牧智慧星•更新时间:8天前•阅读4
在养殖行业中,豆粕作为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和生长。然而,热损大豆的出现,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悄悄影响着豆粕的品质。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看看热损大豆是如何成为豆粕品质的“隐形杀手”的。
一、热损大豆的“庐山真面目”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隐形杀手”——热损大豆。根据农业农村部2008年颁布的标准,热损伤粒是由于微生物或其他原因产热而改变了正常颜色和形状的籽粒。简单来说,就是大豆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原因,导致大豆内部产生热量,从而影响了大豆的品质。
二、热损大豆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热损大豆对豆粕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方面 | 具体表现 |
---|---|
蛋白提取率 | 受贮藏温度、湿度及时间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蛋白提取率下降。 |
油脂提取率 | 受贮藏温度、湿度及时间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油脂提取率下降,豆油酸值升高。 |
大豆品质 | 严重的热损大豆会出现碳化,需要销毁无法使用。 |
据江南大学苏莹的研究实验显示,40°C贮藏使蛋白提取率在4-8个月内由53.35%逐渐下降至10%-30%;50°C贮藏使蛋白提取率1个月后迅速下降至20%以下,2个月降至10%。同时,油脂提取率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三、应对策略:如何降低热损大豆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面对热损大豆这一“隐形杀手”,养殖行业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其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加强大豆储存管理,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大豆产生热量。
- 选择优质大豆原料,从源头上降低热损大豆的比例。
- 优化豆粕加工工艺,提高豆粕的品质。
热损大豆对豆粕品质的影响不容忽视,养殖行业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大豆储存管理、选择优质原料和优化加工工艺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热损大豆对豆粕品质的影响,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