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拯救新生仔猪,关键措施

新生仔猪,就像是刚出生的小天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但也特别脆弱。它们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在出生后的前几小时,我们要像呵护新生儿一样,保持它们的体温在35℃左右。1至3日龄时,温度可以稍微降低到30℃至34℃,随着仔猪的成长,我们会逐渐调整到适宜的温度,避免它们感冒和低血糖等问题。

拯救新生仔猪,关键措施

保持产圈的温度适宜,可以说是确保仔猪健康的头等大事。仔猪的成活率受冻死、压死和下痢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关键措施来防范这些风险。

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巧,帮助大家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如果产程异常,要及时采取人工助产等措施,避免因拖延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人工喂养新生仔猪

在仔猪20日龄左右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干酶母、维生素C等,这样可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人工喂养小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们的每一个需求,给予它们最温柔的呵护。

怀孕期母猪的生殖营养

给怀孕期的母猪补充充足的生殖营养,促进母猪子宫血管发育,分泌子宫乳,保证仔猪发育,以达到理想的体重和活力。特别是妊娠后期,仔猪快速发育期,这一点尤为重要。

仔猪有效存活的关键措施

本文针对仔猪的有效存活关键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控制母猪在妊娠饲养和哺乳仔猪上进行关键问题分析,从根本上提高哺乳仔猪的有效存活率。采用初乳进行喂养可以提升仔猪的抗体,提高仔猪的体质。

拯救新生仔猪,关键措施

冬春季仔猪的生存挑战

在冬春季,新生仔猪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如果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能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新生仔猪对于寒冷的环境和低血糖是极度敏感的,皮毛稀薄,皮下脂肪少,所以保温工作尤为重要。

新生仔猪的特点

新生仔猪生长发育快,生理上不成熟,易病难养,增重慢,死亡率高。它们的关键特点包括: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如何提升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护理好弱仔,提高仔猪成活率

所以想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护理好弱仔是一大关键。仔猪出生之后最好就把那些个头比较小,初重比较轻的仔猪单独挑选出来实行特别照顾。

提高仔猪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为养殖事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仔猪的健康成长是养猪业成功的基石。

提高仔猪存活率的基础

仔猪在出生后的3周内,主要依赖母乳来获得营养,因此,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保证仔猪能及时饮用高质量的母乳,是提高仔猪存活率和体重的基础。

新生仔猪的环境温度

日龄 温度范围 湿度
初生至3日龄 32.4~35℃ 50%~70%
4日龄~7日龄 30~28℃ 50%~70%
15~30日龄 26~22℃ 50%~70%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途径

根据仔猪的特点和死亡原因分析,抓住初生、补料、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1. 分娩舍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消毒。
  2. 母猪产前产后一个月,推荐使用复方阿莫西林,可净化奶水,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病及咳喘。
  3. 仔猪饮水要充足,出生后3天的仔猪因母猪的奶较稠,很难满足水的需要,所以必须供给仔猪足够的清洁饮水。
  4. 加强接产工作,仔猪出生后就要及时保温、断脐带、剪牙、断尾、吃初乳、固定乳头。
  5. 仔猪补铁、补硒。

加强保温

冬季天气寒冷,冷应激是仔猪的大敌,特别是第1天最重要。仔猪的适宜温度:初生1日龄~3日龄为30℃~35℃,4日龄~7日龄28℃~30℃,湿度50%~70%。为避免冻死,应设有保温设备,如仔猪保温箱、保温间、红外线灯泡或电热恒温保温板等。

让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仔猪生后1小时内,由人工辅助吃上初乳,出生后2天~3天内要固定好乳头,把初生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初生强壮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加强护理

防止母猪压死仔猪一般在产后1周内要有专人看护,并对母猪进行护仔训练,对初产母猪特别重要。

增强母猪营养

除了正常的饲养外,对怀孕母猪添加脂肪,在母猪分娩前10天~15天,补给脂肪可以增加仔猪体内能量贮存,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降低死亡率。补充脂肪还有利于提高初乳和常乳的含脂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