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毛竹笋高效栽培技术:两用林模式,提升花卉产量与品质

毛竹笋高效栽培,两用林模式大显身手

毛竹笋高效栽培技术:两用林模式,提升花卉产量与品质

毛竹笋两用林的价值与挑战

毛竹,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竹种,近年来在市场上受到了一些冲击。浙江地区的毛竹价格有所下滑,经济效益也有所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毛竹笋两用林的生产力,培育更大径的竹材,成为了关键。
关键时期施肥,促进笋体迅速膨大

在笋竹两用林的施肥管理中,有三个关键时期需要注意。磷酸钙的施用量为375kg,尿素的施用量为每公顷225kg,这样的配比有助于笋体积的迅速膨大和笋芽的发育。6月中下旬,当新竹展叶时,施入人粪尿,每公顷施22.5吨,及时补充新竹生长所需的养分。8月到9月,毛竹笋每公顷施尿素225kg,过磷酸钙450kg,钾肥适量,以促进竹材的生长。
栽培技术,提升效益的关键

毛竹笋材两用林的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造林季节等环境因素,对栽培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栽培技术措施:
园地管理

1. 清理园地:清除竹林内的竹蒲头、老鞭、树根、石头,改善鞭根的吸收功能,促进新鞭的生长。
毛竹笋高效栽培技术:两用林模式,提升花卉产量与品质

2. 土壤改良:结合挖冬笋时深翻土壤40-50厘米,施入栏肥、塘泥、垃圾等,保持土壤疏松肥沃。
土肥管理

竹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每生产1000公斤的竹笋,大约需要施氮肥27公斤、磷肥12公斤、钾肥17公斤、硅酸盐21公斤。施肥应根据竹子的生长状况、需肥规律、林地肥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竹鞭管理

竹鞭生长的顶端优势极强,每年一般可延伸2-3米,最长可达7米以上。适当的断鞭和埋鞭有助于提高发笋能力。
母竹留养

四季产笋的毛竹林,母竹留养量应逐步达到180-200株/亩。留养母竹以出笋的高峰期的后一时段为佳,此时对竹笋的产量影响不大,且不影响母竹的质量。
科学挖笋

挖冬笋和春笋都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如全面翻土挖笋、沿鞭翻土挖笋、开穴挖笋等。挖笋后要及时盖土,以保护竹鞭。
毛竹笋高效栽培技术:两用林模式,提升花卉产量与品质

通过这些高效的栽培技术,毛竹笋材两用林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提升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