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生猪玉米中毒防治关键技术

病因解析

病因

生猪玉米中毒防治关键技术

全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地面潮湿严重,使收获的玉米不能及时晾晒入库,玉米含水过高,达到20%~30%左右。经调查该批玉米储存时间较长,又未能很好地保管,已经出现霉变。用发霉的玉米饲喂生猪,15~20天后出现中毒症状。玉米赤霉烯酮主要作用于生殖器官,使动物发生雌激素样亢进。

症状与病理变化

症状

发病初期呈现拉稀、少食、精神不振,15天后出现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等发情表现,仔猪生长缓慢。

病理变化

生猪玉米中毒防治关键技术

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阴唇肿大、乳头肿大、乳腺间质水肿、导管发育不全。阴道黏膜水肿、坏死和上皮脱落、严重的外翻。子宫颈水肿、脆弱、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鳞状细胞变性。子宫角变粗、变长、增大。

防治关键技术

治疗

立即停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而富含维生素全价饲料,多饮清鲜水、保持舍内通风卫生。投服人工盐、硫酸钠等药物,清理胃肠道内有毒物质。静脉注射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500 ml、维生素C 10 ml和安钠咖;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次80~200万IU,每日2次,连续用药3天后病猪食欲正常,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生猪玉米中毒防治关键技术

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科学饲养、合理用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权威数据与解决方案

据《中国农业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养殖量已超过4亿头。为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生猪玉米中毒事件,以下是一些实用解决方案:

  • 选用优质玉米种子,提高抗病能力。
  • 加强玉米储存管理,防止霉变。
  • 定期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验证的预测

未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养殖户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猪玉米中毒事件将得到有效控制。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