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调控怀孕母猪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怀孕母猪的饲料调控原则
怀孕母猪的喂料量原则采用“前低后高”的方式。这是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和胚胎生长发育的规律而确定的。怀孕母猪的新陈代谢机能非常旺盛,对饲料的利用率很高,蛋白质的合成也强。
用等量同样的全价混合料分别喂饲怀孕母猪与空怀母猪,前者的总增重大大超过后者。将怀孕母猪的胎猪及其附着物的重量减去后,其增重仍然大大超过空怀母猪。
胎猪的生长发育前慢后快,临产前一个月里胎猪的增重约占全期增重的2/3。因此,母猪在怀孕头一个月,应避免高能量饲料饲喂,增加低能粗饲料比例,以免造成胚胎死亡。
瘦肉型猪的饲料喂量控制
对于瘦肉型猪,怀孕后头30天,喂量应控制在1.8千克以下,以后至怀孕80~85天,每天喂2千克,产前的一个月里,每天喂量增至2.2~2.5千克。
产前一周可改喂哺乳母猪料,日喂量3~4千克,保证有足够营养物质供给胎猪生长发育之所需。
怀孕母猪的饲料喂量调整
怀孕母猪的具体饲料喂量,更重要是根据母猪的体况和全价混合料的营养浓度来决定喂量。具体调整办法可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参阅相关资料。
母猪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不可过肥,也不可过瘦,要有适中的体况。过肥的母猪不但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常因腹腔内脂肪组织积累过多而压迫子宫,影响胎猪的发育,产出弱小仔猪,也容易造难产。
过瘦的母猪因营养不足,影响胎猪的生长发育而产弱小仔猪,同时,因怀孕期间母猪体增重少,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造成泌乳不足,影响哺乳小猪的生长发育。
饲料质量与安全
任何时候要保证饲料质量,不得喂饲发霉、变质、腐败、有毒和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和死胎。
怀孕母猪的喂料量一是根据不同品种,参照有关饲养标准而确定;二是根据体况调整饲料喂量。采用单位限位栏饲养怀孕母猪,是控制母猪采食量和体况的有效措施。
地面撒喂方法
如果母猪猪群养,宜采用地面撒喂方法减少母猪间打斗抢食,让每头母猪都能吃到应得到的饲料份额。所谓地面措施喂法是先将猪栏地面清洗干净,再将饲料分散撒在地面饲喂。
可验证的预测
通过精准调控怀孕母猪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可以有效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