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养猪场生产流程解析:农业养殖环境挑战与应对

一、规模化养殖的环境挑战

随着养猪行业低利润化,传统饲养方式逐渐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然而,集约化养殖场每天向外部环境排放大量粪尿等污染物,成为重要的非工业污染源。

养猪场生产流程解析:农业养殖环境挑战与应对

据测算,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污水20-30公斤。若不及时处理,这些污染物将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猪场附近的土壤生态系统。

二、规划设计减少环境污染

建场时,应将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场址选择应尽量在偏远地区、土地充裕、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治理污染方便的地方。

同时,最好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互促进,变废为宝,实现生态农业综合、持续、稳定地增长。

养猪场生产流程解析:农业养殖环境挑战与应对

三、营养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改善饲料卫生,提高养分的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泄量。

在猪日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的。添加植酸酶可以将植酸磷水解为游离的正磷酸和肌醇而被吸收,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磷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四、饲养管理减少环境污染

为猪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群、及时处理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根据每日营养需要提供定量的饲料,尽量做到不浪费,以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

这样一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场粪污的排放量,减少蛆蝇蚊螨等害虫的繁殖,降低猪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

五、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保障环境健康。通过以上措施,有望实现养猪业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实施生态养殖模式后,猪场污染物排放量可降低30%以上,同时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

六、预测与验证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养殖将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主流。我们相信,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加强环境治理,养猪业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养猪场生产流程解析:农业养殖环境挑战与应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