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山西新鲜黄土豆价格坚挺
最近晋北的乡亲们碰面打招呼,都爱扯着嗓子问一句:“恁家山药蛋窖里存了几千斤?”这阵子地头的黄土豆堆得比山高,价格倒是硬挺着没咋掉,可把不少老把式给整迷糊了。今儿个咱就掰扯掰扯,这黄澄澄的土宝贝到底藏着啥门道。
地里刨出来的金疙瘩
瞅瞅这张价目表就明白,虽说比上个月每公斤低了毛把钱,可比起前年这时候的行情,那可是稳当得像老牛拉车。要问为啥?咱先看看五台山下老王家窖里的阵仗——三十亩坡地收上来八万斤,个个长得跟胖娃娃似的,表皮油亮得能照见人影儿。
货色 | 地界 | 现价 | 前价 | 行情 | 单位 |
黄土豆 | 山西 | 2-2.3 | 2.1-2.4 | 微跌 | 元/公斤 |
老天爷赏饭吃
今年开春那场透雨下得正是时候,清明前后墒情好得能攥出水。雁北农科站的老技术员李有福说:“往年这时候红蜘蛛闹得凶,今年连农药钱都省下两成。”这话可不假,咱走访了忻州三个合作社,平均亩产比去年多了二百来斤。
要说窍门,还得数这些新把式: 1. 播种那会子改用北斗导航的播种机,株距准得像拿尺子量过 2. 追肥时节掐着手机App上的气象预报来 3. 收货时全换了防硌伤的新型传送带
窖藏里的生意经
在岚县,老张头给咱算了一笔细账:“现在卖是两块一,存到来年正月能涨到三块五。可这保鲜窖每天光电费就得二十块,还得防着老鼠打洞。”说着掀开窖门,好家伙!三米深的窖里码着五千多袋,每袋都插着温度计,墙上还挂着湿度记录本。
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 恒温层要挖到七尺深 • 沙土覆盖得三指厚 • 通风口得按窖容算,多一寸少一寸都不行
外省客商的新把戏
昨儿在吕梁集上碰见河南来的菜贩子老周,他叼着烟卷说:“现在山西土豆走俏得很,往郑州一车能赚这个数——”说着伸出三根手指头。可转头又叹气:“就是高速上查超载查得严,三十吨的车现在只敢装二十五吨。”
这话倒是提醒咱,今年运费涨了百分之十五,可到消费者手里价格愣是没咋动。中间商这碗饭,看来是越来越难吃了。倒是抖音上那些直播带货的后生们,直接把麻袋堆在镜头前叫卖,九块九包邮五斤装,一天能走两千单。
老庄稼把式的倔强
在平遥古城边上,六十二岁的王婶子死活不肯用新品种:“啥脱毒薯苗?俺家祖传的紫花白最对味儿!”她家二十亩地全种的老品种,虽然亩产少收三百斤,可每斤能多卖三毛钱。蒸熟了拿筷子一插,沙瓤能挂住筷子不倒,这绝活新品种还真比不了。
要我说啊,这黄土豆的买卖就像山西的老陈醋,讲究的就是个陈年老味。别看现在价格微跌,等入了冬,热腾腾的土豆炖羊肉上桌,那时候才是行情真正见分晓的时候。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庄户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有这份等得起的耐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