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秋季渔业养殖黄金期,关键策略与重点事项把握

秋季水温逐渐回落,溶氧量回升,正是鱼类生长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管理得当,能让鱼体增重幅度达到全年总量的40%以上,但若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整塘鱼错过最佳育肥期甚至爆发疾病。结合十年塘口管理经验,分享几个直接影响收益的核心操作。

水质调控要抓三个临界值

九月中旬到十月底,每天下午两点实测数据发现:表层水温与底层温差超过3℃时,鱼类摄食量下降27%。此时需要开启增氧机进行水体循环,每次持续1.5小时以上。特别要注意的是,当透明度低于25厘米时,藻类老化速度加快,建议按每亩泼洒芽孢杆菌制剂300克+红糖2公斤,三天后透明度可恢复至35厘米左右。

秋季渔业养殖黄金期,关键策略与重点事项把握

指标安全范围危险阈值应急措施
氨氮0.2mg/L以下超过0.5mg/L换水20%+沸石粉15kg/亩
亚硝酸盐0.1mg/L以下超过0.3mg/L食盐5kg/亩+维生素C泼洒
pH值7.5-8.5低于6.8或高于9.2生石灰或有机酸调节

饲料投喂藏着三个误区

去年在江苏盐城跟踪的案例显示:使用36%蛋白饲料的塘口,比使用32%蛋白的塘口饵料系数降低0.15,但每吨成本增加800元。经过测算,对于规格已达1斤/尾的草鱼,将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2.8%-3.2%时,饲料转化率最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视——下午四点后投喂的饲料,消化吸收率比中午投喂高18%,这与鱼类肠道排空周期有关。

病害防治必须前置十五天

十月份锚头蚤感染率会比九月激增三倍,提前在九月下旬用阿维菌素全池泼洒,可使发病率降低65%。去年在湖北洪湖遇到的情况很典型:某养殖户在发现鱼体出血后立即用药,结果三天内死亡率仍达15%;而提前十天拌料投喂黄芪多糖的对照组,同期发病率仅为3%。建议在饲料中添加0.5%的大蒜素连续五天,对肠炎预防有效率可达89%。

品种选择要看三个参数

对比试验数据显示:混养模式下,鲫鱼与鳊鱼放养比例调整为3:1时,亩效益比传统2:1模式提高1200元。对于主养品种,要重点观察背肌厚度:青鱼背高与体长比达到1:4.2时,说明育肥充分;若低于1:4.5,则需要增加动物性饵料。近期跟踪发现,规格在1.2-1.5斤/尾的鳙鱼,越冬前增重空间比0.8斤规格的大37%。

出塘时机把握两个节点

水温降至15℃前20天是最后的冲刺期,此时适当提高饲料脂肪含量至6%-7%,能使鱼体肥满度提升0.3。有个关键指标常被忽略:当鱼体血液中总蛋白含量达到58g/L时,说明营养储备充足,此时出塘的鱼运输损耗率可控制在5%以内。去年十二月在安徽的案例证明,分批出塘的塘口比集中出塘的多盈利14%,因为后期鱼价每周上涨0.8-1.2元/斤。

秋季渔业养殖黄金期,关键策略与重点事项把握

设备维护避开三个雷区

十月份检修增氧机时要特别注意叶轮轴磨损情况,当轴套间隙超过2毫米时必须更换,否则能耗增加30%。曾遇到因未清理投饵机出料口结块,导致饲料粉碎率增加的情况,后来改用每周用米醋浸泡出料口的方法,饲料浪费减少19%。还有个细节:水泵的橡胶密封圈在秋季易硬化,提前涂抹硅油可延长使用寿命两个月。

最近在巡查塘口时发现,有些养殖户在改底时过度依赖化学制剂,导致底泥板结。改用发酵菜籽饼(每亩30公斤)配合微量过硫酸氢钾,既节省成本又能活化底泥。有个值得推广的经验:在投喂区悬挂装有沸石的网袋,每半个月更换一次,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比直接泼洒提高40%。这些细节处理,往往就是高产塘和普通塘的分水岭。

秋季渔业养殖黄金期,关键策略与重点事项把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4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