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炎九病因及防控策略
一、鸡眼炎的“九宗罪”揭秘
亲们,养鸡的朋友们都知道,鸡眼炎可是鸡场里的一大“头疼”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鸡眼炎,看看都有哪些“罪魁祸首”,以及如何防范这些“敌人”。
病因一:传染性鼻炎
病原体是副鸡嗜血杆菌,各种年龄的鸡都可能中招。症状就是一开始流稀鼻涕,然后鼻涕变浓、有味儿、变干,最后变成淡黄色的鼻痂。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睑肿胀,脸和肉髯也会肿起来。防治方法:接种菌苗和用抗菌药物。
病因二:鸡败血霉形体病
这个病也不挑鸡的年龄,病鸡会流鼻涕,结膜发炎、充血、流泪,呼吸道有罗音。后期眼睑肿胀、眼部凸出、眼球萎缩,甚至失明。治疗方法:用抗生素。
病因三:眼型葡萄球菌病
这个病多发于40~60日龄的中雏。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结膜发炎、红肿,流出淡黄色的脓性粘液。不久眼睑肿胀、上下眼睑、眶下窦肿大、甚至脸部肿大,最终两眼失明。防治方法:接种灭活菌苗和用抗菌药物。
病因四:大肠杆菌性全眼球炎
这个病多发于雏鸡,常在大肠杆菌败血症恢复期出现。病鸡眼睑封闭、外观肿大、眼内蓄积多量白色不透明、表面有黄色米粒大的坏死灶,多为单侧性,偶尔双侧感染。治疗方法:用抗生素。
病因五:眼型马立克氏病
这个病通常在2~5月龄发生,单侧或双侧发病。表现为虹膜的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斑点状或弥漫的灰白色,俗称“灰眼”。瞳孔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而且瞳孔缩小,最后仅有粟大,病眼视力丧失。这种病鸡无治疗价值,应及时淘汰。
病因六:结膜型传染性喉气管炎
这个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成鸡。特征为单侧性结膜炎,流泪、眶下窦肿胀、流鼻液、产蛋鸡产蛋量下降、眼分泌物从浆液性到粘脓性,致使眼睑粘连而失明。预防方法:接种弱毒活疫苗。
病因七: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视觉和粘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当日粮中维生素A长期不足时,鸡除生长缓慢、抗病力差外,还表现严重的干眼病,即鸡眼苍白干燥、流泪、上下睑眼常粘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眼内充满干枯样物质,极易继发感染而失明。防治方法: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
病因八:氨气刺激
主要是由于舍内通风不良,鸡粪堆集时间较长,产生多量氨气积存于舍内。由于氨气的刺激而引起角膜、结膜炎或角膜浑浊,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防止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通风条件,搞好舍内卫生,可避免发生此类型眼炎。
病因九:鸡眼线虫病
由孟松吸吮线虫寄生于鸡瞬膜下及眼窝引起。病鸡症状与虫体数量有关。表现为轻度结膜炎到严重的眼炎、失明和眼球的完全破坏。在眼内发现虫体即可确诊。防治方法:用敌百虫溶液进行驱虫。
二、防控策略:如何战胜鸡眼炎
了解了鸡眼炎的“九宗罪”,接下来咱们就聊聊如何防控这些“敌人”。以下是一些防控策略,希望能帮到大家:
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2.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鸡的营养需求,提高鸡的抗病能力。
3.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
4. 及时发现病鸡,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5.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6. 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减少氨气对鸡眼炎的影响。
7. 定期检查鸡的眼睛,及时发现并治疗眼炎。
8. 加强饲养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鸡眼炎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9. 做好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
防控鸡眼炎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加强饲养管理,又要做好疾病防控。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相信一定能战胜这个让人头疼的鸡眼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