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疫病监测,科学防控
周克才
固始鸡,咱们的“中国土鸡之王”,产自河南省固始县,以其中等体型、丰富的产蛋量、大而厚实的蛋壳和蛋肉兼用型而闻名。它的鸡蛋和鸡肉风味独特,在全国享有盛誉,市场前景广阔。然而,这些可爱的鸡儿们也面临着疾病的威胁,尤其是鸡病,这对养鸡的经济效益影响巨大,甚至可能造成全群鸡只的死亡。近年来,我对固始鸡的疾病防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一、固始鸡疾病状况
固始鸡的疾病种类繁多,发病形式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普通内科外科病五大类。其中,传染病对固始鸡的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急性传染病和蛋源性传染病。而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虽然发病较少,但同样不容忽视。寄生虫病和普通内科病虽然死亡率低,但对养鸡效益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二、发病因素和症状特征
1. 发病因素
通过与农村兽医人员的座谈,我发现固始鸡常年在田园、林地自然放养,外界温度、湿度和通风直接影响病原体的生长和鸡体的抗病力,这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内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此外,圈舍不卫生、消毒不严、种鸡有无蛋源性疾病、主要疫病母源性抗体等也是发病多难以根治的原因。
2. 症状特征
鸡病在春秋两季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秋季更为严重,多呈现散发或地方流行性。许多鸡病的症状特异性差,并发症和继发症较多,只有通过病理解剖和实验室的综合分析诊断,才能准确地鉴别和用药治疗。
三、预防鸡病的主要技术措施
消毒是杜绝疫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农户们习惯使用0.3%~1%的农尔乐以及烧碱、漂白粉喷洒消毒种蛋、圈舍场地。
严格产地、运输检疫检验关是控制鸡病传入传出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病,一般采用生物药品特异疗法、抗生素化学药品和中草药治疗。
做好鸡舍饮水孵化卫生,对鸡粪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饲料防污染、防霉烂、防变质。
免疫接种是获得免疫保护、抵御野毒侵袭致病的重要手段。固始鸡二月龄以下的雏鸡主要预防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炎、禽流感、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二月龄以上的鸡只,根据当地的疫情状况、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定期审查,科学制定免疫疾病的种类和时间。饮水免疫时要注意饮水pH值、重金属离子,灭菌消毒剂和饮水用具粪便污染情况,防止降低和破坏疫苗效能。
固始鸡抗病力强,可根据当地的疫病发生发展情况,在饲料和饮水中适当加药,进行常见病预防,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常用20%速灭虫净乳油喷洒鸡舍、笼具、鸡体以消灭螨、蝗、蝇和蚂蚁等体外寄生虫,用氯苯胍有效预防球虫病、盲肠肝炎和住白细胞虫病,用左旋咪唑和硫双二氯酚合剂预防蛔虫病、绦虫病、前殖吸虫病等蠕虫病发生。
四、常见鸡病防治
固始鸡病达百余种,其中鸡新城疫病、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线虫病、鸡伤寒、鸡痘、食盐中毒等时有发生。相对而言,常见多发危害严重的有鸡霍乱、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白痢、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六种。
1. 鸡霍乱
病鸡常剧烈腹泻,粪便呈黄绿和黄白色,精神不好,呼吸困难,最急性几乎看不到症状,慢性呈鼻炎和关节炎病状。对二月龄以上的鸡,农村常用鸡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注射,保护率50%~60%,免疫期三个月。青霉素和链霉素肌注效果较好,喹乙醇对防治鸡霍乱有良好疗效。
2. 鸡新城疫
近年来,由于定期免疫接种,新城疫得到有效控制。但一旦发生,无特效药物治疗,传染性强,具有毁灭性,春秋季节较多。临诊症状特点是发病急,呼吸困难,口和鼻中有大量粘液,发出特殊的“咕噜”声,下痢,粪便呈黄白色和绿色,病程稍长会出现特殊的神经症状。病鸡剖检病变特征是腺胃粘腺出血,小肠出现坏死和形成溃疡。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并同鸡霍乱、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相区分。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鸡白痢
据调查,鸡法氏囊炎容易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主要症状是排白色水样粪便,个别鸡粪带血,到发病七天后症状消失。防疫重点是免疫接种,对病鸡应及早用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治疗。鸡白痢是一种极常见传染病,病雏鸡以精神疲惫、白痢为特征,成鸡没有病状,磺胺类和呋喃类和某些抗生素对鸡白痢都有疗效。
4. 鸡球虫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雏鸡最容易感染球虫病,常出现贫血和粪便带血,雏鸡死亡率较高。诊断根据症状、盲肠病变、肠内容物病原镜检可以确诊。治疗用硝苯酰胺0.025%~0.03%混入饲料,连用3~5天。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出现罗音为特征,以10~21日龄小鸡感染最严重,产蛋鸡发病通常产蛋量下降。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核心抓好防疫,对病鸡建议用复方泰乐菌素饮水或使用强力霉素混料或混饮,以控制继发感染和减轻病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