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
1. 种源因素
现在有些孵化场,种蛋来源复杂,种鸡免疫也不够规范,检疫工作也不到位,孵化环境还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会让小鸡一出壳就带着病,母源抗体不统一,小鸡带毒严重,弱雏增加,这样一来,免疫效果自然就不够理想。
2. 疫苗因素
合格的疫苗是我们免疫成功的保障,但是活疫苗在保存、运输过程中如果反复冻融,或者疫苗之间相互干扰,都会影响到免疫效果。
3.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最好还能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大量和频繁使用疫苗会导致免疫麻痹,频繁和大剂量使用疫苗,虽然剂量很大,但产生的抗体却很低。
4. 免疫方法不正确
新城疫的首免一定要用滴鼻、点眼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刺激鼻腔黏膜和眼内免疫腺体,从而保证疫苗黏膜免疫的效果。如果免疫时动作太快,疫苗没完全吸收,或者被甩出来或被挤压出来,鸡只得不到足够的免疫剂量,产生不了足够的免疫力,造成鸡群抗体整齐度差。在饮水免疫过程中,停水时间不合理、水质差、使用金属容器、饮水量控制不当、稀释方法不当等,都可能导致鸡群饮水不足或不均匀、疫苗的失活率增加,降低疫苗免疫的有效保护率和抗体效价。
5. 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下降,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强的一种免疫异常状态。免疫抑制也是导致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有许多因素能够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如免疫抑制病、霉菌毒素存在等,另外,乱用药物也会导致免疫抑制。
二、防制措施
对新城疫的防控,我们需要从全方位入手,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屏障,科学管理,完善免疫制度,使免疫整个过程都在可控范围内,随时监督,及时纠正,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新城疫免疫的有效性,减少免疫失败几率。
1. 减少应激
加强饲养管理,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在应激存在时选择抗应激药物添加于饲料中,可显著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和抗病能力,促进鸡群生产性能恢复。
2. 选择合适的疫苗
由于鸡的免疫器官发育成熟一般需要数周时间,一些毒力较强的疫苗株常会给雏鸡造成严重的接种反应。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雏鸡初次免疫宜选择毒力较弱的疫苗毒株。
3. 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
有监测条件的可根据抗体监测来确定免疫时间,没有监测条件的可参考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引进鸡苗时种鸡的免疫情况、鸡群状态、饲养管理情况及本场的环境条件来确定。新城疫活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免疫效果最好。
4. 选择严格的免疫接种途径
在接种疫苗时一切应围绕着不漏免、不错免的原则,在疫苗稀释过程中,不在暴露的空气中打开瓶盖,不接触金属容器,稀释液剂量准确,饮水免疫时饮水量以及饮水时间要精确,同时还应选择合格的饮用水。
5. 使用免疫增强剂
鸡新城疫免疫前后饮水中加入一些免疫增强剂,能有效地调动和激发鸡体的免疫系统,增强鸡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反应,提高其免疫效果。在防疫前后3天,使用以上产品可使免疫效果提高2~3倍,同时也可降低鸡群免疫空白期的发病率。
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预防鸡群继发感染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重要措施,但是随意加大剂量或者乱用药,也可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必须经过专业人士的指点后方可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