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2016年5月蛋鸡病析,6月防控策略详解

五月初夏,季节交替之际,气候多变,蛋鸡的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今天,就和大家聊聊5月份蛋鸡疫病的情况,以及6月份的防控策略。

2016年5月蛋鸡病析,6月防控策略详解

多重继发感染成主要因素

近年来,H9野毒感染已经成为常态。随着天气逐渐变暖,细菌性疾病的活跃,禽流感H9野毒的感染率和感染所带来损伤也加重了。这是因为一些细菌,如大肠杆菌,会分泌胞外酶,裂解禽流感弱毒株表面的血凝素,使其非感染性的病毒粒子的感染性和毒力增强。野毒感染鸡群进入机体后,会破坏黏膜上皮细胞,给多种病原提供感染机会,导致免疫系统如胸腺、脾脏、法氏囊等免疫细胞缺失、坏死和凋亡,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性增加,成为多种流感病毒基因供体。所以,即使养殖场具有较好的抗体水平保护,野毒感染仍然居高不下,易继发感染其它疾病而引起非典型症状。

严重流感检出率依旧较高,症状非典型化

禽流感抗体水平普遍达到临界保护水平,鸡群感染禽流感后,已不再像以前的流感一样出现较高的死亡。在有效抗体的保护下,感染后一般日死亡率大概为2-3%,个别养殖场受到鸡群饲养管理、体质等方面影响,最高日死亡率可达到2-5%。除此之外,鸡群采食量轻微下降,个别拉黄绿稀粪,产蛋期产蛋率有轻微浮动,病程可持续半个月以上,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2016年5月蛋鸡病析,6月防控策略详解

季节、饲料、水质等因素导致胃肠性疾病增多

5月份,蛋鸡的胃肠性疾病不断增多。一方面,天气变暖,原料和饲料的霉变比例相对而言会呈升高趋势,如玉米、花生粕等易发生霉变,其毒素会刺激蛋鸡的肠黏膜和免疫系统,致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加;另一方面,受市场行情影响选择低档次预混料或低质量的玉米等因素,会对鸡群的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很多鸡群出现肠炎和拉稀便现象;气温升高,饮水系统如未及时清洗和消毒,细菌易大量滋生,细菌学检测结果也表明较多养殖场水中总菌落数和大肠杆菌数超标,这种情况极易引起鸡群肠道性腹泻等症状。

6月份防控策略详解

6月份禽流感的发病比例依然会很高,季节性疾病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如白冠病、球虫等;另外,由霉菌毒素、天气炎热等引起的肠炎问题会呈上升趋势。因此,在以下几个环节做好防疫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1.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免疫程序

养殖场要根据抗体结果对免疫程序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较好的抗体水平及减少不必要的疫苗浪费。

2. 做好隔离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

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不能放松全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隔离区的划分、日常的消毒计划、精心饲养和减少应激,在加大通风量降温的同时也控制好温差,不能因为鸡蛋价位低而降低饲料质量和品质等。

3. 严控饲料原料和水质关

随着气候变暖,饲料原料霉变和鸡群饮用水的细菌含量严重超标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肠炎、肠毒综合症等肠道问题以及蛋壳颜色发白、蛋壳质量下降等输卵管问题也会逐渐增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管理的角度采取通风降温的饲养方式,严把饲料原料质量关,妥善保存,饲料中适当添加防霉防腐剂;定期冲洗水箱、水线等饮水系统,定期做好饮水消毒工作。

2016年5月蛋鸡病析,6月防控策略详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