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性传染病

  哎呀,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让鸡儿们闹腾不已的病,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这可是个病毒性传染病,让我们的鸡儿们吃不好,睡不好,生长发育也受阻。从1957年发现这个病毒以来,它已经陪伴我们50多年了,现在还时不时地来捣乱呢!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性传染病

  一、法氏囊炎的“恶行”

  这法氏囊炎,可真是个狡猾的家伙,它主要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饮水、饲料、垫料、运输工具等传播,甚至人员、接触鸡的设备或器材也会成为它的传播途径。更可怕的是,它还能通过空气传播,让人防不胜防。一旦感染,鸡儿们会出现食欲下降、水泻、羽毛蓬松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而且,这个病毒传播能力极强,连蛋壳残留、加工和冰冻禽肉制品都可能成为传染源。

  据研究,3~6周龄的鸡群对超强毒法氏囊炎病毒更易感,而雏鸡母源抗体低,在2周龄之前感染,则可引起显著的免疫抑制,导致鸡群岳续免疫效果差或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饲料转化率低。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的鸡儿们,加强防控措施。

  二、法氏囊炎的“恶行”

  鸡感染病毒后,毒力不同引起的损伤程度也不同。经典毒力感染早期,主要表现在法氏囊肿大,体积约为正常的2倍左右,大腿肌肉或胸肌出现条形或块状出血,食欲降低,水泻和羽毛蓬松,法氏囊粘膜出血明显,有的内部有淡黄色皎冻样渗出物。感染后5~8天,法氏囊颜色变暗萎缩,重量约为正常重量的1/3左右。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性传染病

  法氏囊炎病毒感染法氏囊内分化的活性B淋巴细胞,特别是Igm阳性B淋巴细胞,诱导鸡B细胞凋亡和坏死,感染细胞急性溶解释放阶段与血液循环IgM阳性B细胞降低有关,尽管这个阶段并不引起血液循环免疫球蛋白下降。引起IgM阳性B淋巴细胞的溶解或凋亡,降低本身抗体应答,也抑制其他抗原抗体应答和生成。但对法氏囊免疫抑制而言,首免抗体应答受到影响程度大,二免一般能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

  三、如何应对法氏囊炎?

  面对这个狡猾的病毒,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以下是一些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

  1. 诊断:我们要学会诊断法氏囊炎。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临床症状、解剖特点等来判断。同时,结合实验室诊断,采用竞争ELI- SA和实时PcR来检测超强毒株或变异性法氏囊炎,琼扩实验用来检测经典标准毒株野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性传染病

  2. 防控:为了更好地保护鸡群免受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改善种鸡免疫程序,提高雏鸡抗体水平;

  * 使用中等毒力偏强毒株疫苗来克服母源抗体干扰并建立商品肉鸡和蛋鸡的早期保护;

  *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清洁卫生工作,减少病毒与鸡群接触机会。

  3. 补充营养素: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预防和控制中,除了做好免疫和生物安全外,同时要注意补充其他一些营养素,提高鸡体的生理功能以提高抵抗力。比如,L-精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E等。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控工作,让我们的鸡儿们健康成长,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