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严峻,需加强防控措施保障动物健康
嘿,各位养殖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咱们头疼不已的问题——霉菌毒素污染!这玩意儿就像是个潜伏在饲料里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咱们家禽的健康。别急,咱们得好好来盘一盘,怎么才能把这个“隐形杀手”制服,保障咱们家禽的健康成长!
霉菌毒素,这是个啥?
霉菌毒素,简单来说,就是霉菌在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它就像个“定时炸弹”,一旦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就能引发各种问题,比如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都会受到损害。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后怕?是啊,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霉菌毒素,哪些症状?
① 肉鸡。近几年,咱们发现肉鸡的生长速度越来越慢,肌胃炎、腺胃炎病例也越来越多,而且久治不愈。还有,鸡子们拉肚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球虫肠炎反复发作,大肠杆菌也容易感染。养殖户们不敢停药,药费投入越来越高,饲料报酬和正常生长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糟糕的是,鸡子们的免疫力下降,疫苗免疫后,抗体滴度不够,后期非典型新城疫病毒性疾病的易感性大大增强,养殖风险越来越大。
② 种鸡。产蛋量、受精率、死胚率、孵化率都下降了,蛋壳质量也下降了,免疫抑制病高发。
③ 蛋鸡。产蛋量、蛋壳质量都下降了,严重影响了蛋鸡群的生产性能。
霉菌毒素,为啥会出现?
① 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比如菜籽粕、棉籽粕、花生饼、向日葵仁饼、椰子粉和棕榈仁粉等,这些替代豆粕的蛋白饲料原料,更容易污染霉菌毒素。当豆粕价格上涨时,饲料生产企业就会选择使用这些替代品,这就增加了霉菌毒素中毒的几率。
② 饲料原料发霉变质。玉米、豆粕、鱼粉等发霉变质,是导致鸡群霉菌毒素污染甚至中毒的直接原因。全球气候的变化,为霉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玉米在收获季节雨水过多,收割前在地里可能已经发霉,收割后不能及时晾晒,导致发霉变质。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呕吐霉素等。豆粕和鱼粉在保存过程中也会污染霉菌,并产生霉菌毒素。
③ 垫料污染。地面养鸡的垫料主要有花生壳、稻壳、麦秸、木屑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这些垫料容易发霉。在养殖中采食垫料或者掉在垫料上的饲料,就可以导致霉菌感染或采食入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怎么防治?
① 搞好饲养管理。尽量排除霉变因素,避免使用发霉的饲料或饲料原料,做好饲料和饲料原料的储存工作。加强鸡舍消毒,防止垫料霉变,更换发霉的垫料。
② 保证1号料的质量。早期生长的充分营养供应是养好鸡的最大关键。15日龄至产蛋高峰期是敏感时期,一定不要用霉菌污染的饲料。
③ 使用具有吸附霉菌毒素、调理肠道的中药拌料;可试用硫酸铜、碘、龙胆紫饮水,试投制霉菌素等药物;饲料中适当添加防霉剂或霉菌毒素吸附剂。肉鸡每间隔15天用一个疗程的抑杀霉菌和清除霉菌毒素的药物进行治疗性预防;蛋鸡或种鸡每月使用5天;蛋鸡或种鸡每30-45日使用一个疗程,甚至在3-5日龄就开始预防垂直传播的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个“隐形杀手”制服,让咱们家禽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