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他山之石,探讨鸡腺胃炎病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咱家禽养殖的行当里,“鸡腺胃炎”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这几年,这病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让多少养殖户头疼不已。那这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养殖户该怎么应对呢?别急,早在2010年,相关科研人员就给出了答案,但直到2012年,一线人员才开始逐渐有了全面的认识。
一、鸡腺胃炎的表现
这病主要让鸡只生长缓慢,体态不匀,皮肤苍白,腺胃明显肿大,饲料转化率低,粪便里还有未消化或消化不良的饲料。
二、对病源的认识
1、病毒性腺胃炎
目前,大家都认为这病是病毒引起的,但具体是哪种病毒,大家看法不一。有的说是传染性腺胃炎,有的说是冠状病毒引起的腺胃型传支,还有的是REV与其它免疫抑制病毒共感染引起的。
2、非病毒性腺胃炎
美国专家在《禽病学》一书中提到,引起腺胃肿大的病原或病因有很多,比如低纤维饲料、饲料生物胺及霉菌毒素、致肿瘤病毒等。我国专家也认为,引起肌胃角质层溃烂的主要因素是组织胺和肌胃糜烂素。
三、鸡“腺胃炎”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1、传染性腺胃炎流行情况
2006年前,我国部分地区就有传染性腺胃炎病例,东北地区尤为严重。当时使用牧翔药业的“禽康”治疗效果显著,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2、非传染性腺胃炎流行情况
2008年开始,我国肉鸡市场大面积流行非传染性腺胃炎,发病率高达95-100%,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冲击。牧翔药业在2009年对此病进行了研究,发现此次流行的肌胃溃烂、腺胃肿胀不具有传染性。
四、我们对该病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发病鸡群病料进行检测,我们发现在腺胃炎分泌液内有大量的霉菌及霉菌毒素,每只腺胃内都可以分离出2株以上的霉菌。通过回归试验,我们成功复制出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的病鸡。因此,我们确定当下流行的肌胃溃烂、腺胃肿大疾病,不是传染性腺胃炎病毒引起的,而是霉菌毒素引起的。
2010年,我们对全国各地的成品饲料进行检测,发现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赤霉烯酮是主要污染毒素。为了降低霉菌毒素在家禽业的危害,我们开发了抑制霉菌的高敏药物“速治”。
五、速治在临床上的应用
1、“速治”在2010-2012年期间,经过大量使用,效果显著,但复发现象无法避免。因为饲料霉变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所以单用抑制霉菌的药物控制本病是无法实现的。
2、控制当下的肌胃溃烂、腺胃肿大的“腺胃炎”,需要从四个方向入手:不饲喂霉变的饲料、抑制饲料中霉菌在鸡体中的代谢、分解降解霉菌毒素、修复肌胃溃烂、抑制胃酸分泌、防止继发感染。因此,我们开发了分解霉菌毒素兼有修复肌胃角质层溃烂、修复腺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控制继发感染的药物“双胃康”。
六、未来“腺胃炎”最佳防控方案
预防方案
1、“速治”定期拌料4-5天;2、“双胃康”饮水4-5天。
控制方案
1、“双胃康”饮水4-5天,肠炎明显鸡群同时用控制梭菌性肠炎的药物“畅舒安”。
2、“双胃康”+ “速治”,分别在上下午集中饮水,连续3-4天。
3、“速治”+ 鱼肝油粉饮水4-5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