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畜牧养殖领域,深入剖析家禽肠道疾病成因及防控策略

家禽肠道疾病:揭秘原因,防控有道

畜牧养殖领域,深入剖析家禽肠道疾病成因及防控策略

家禽养殖过程中,肠道疾病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鸡、鸭等家禽的健康和生产。那么,家禽肠道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防控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剖析一番。

家禽肠道疾病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家禽饲养中常见的肠道疾病类型有很多,比如食量下降、粪便稀薄、过料、肠道出血等。这些症状让人头疼,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家禽死亡。引起家禽肠道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温度过高或过低、肠道有害菌、霉菌毒素、生物胺、球虫以及一些病毒性疾病等。

家禽肠道疾病的诱因

1. 饲料原因

霉菌毒素是导致家禽肠道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饲料或原料保管不善,被霉菌污染,霉菌代谢产生的毒素积累于饲料中。家禽采食到这样的饲料,会使肠道黏膜受到破坏、肠壁变薄、肠道脆性增加,最终导致鸡群肠道疾病的发生。

2. 管理原因

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换料不当、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等都会引发家禽肠道疾病。尤其是料槽和饮水系统的清洁工作,稍有疏忽,病从口入,引发肠道疾病。

3. 细菌、病毒原因

畜牧养殖领域,深入剖析家禽肠道疾病成因及防控策略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是生产中常见的引起肠道疾病的“罪魁祸首”。感染后,会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引发肠道疾病。病毒性肠炎往往是呼肠孤病毒和轮状病毒等引起。

4. 球虫感染

感染球虫后,肠道黏膜组织直接受到破坏,使肠道分泌溶菌酶、消化液的功能减弱,甚至可以危害肠道中相关的免疫细胞,从而降低了肠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

5. 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引起坏死性肠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但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其他原因还很多,例如,饲料中的淀粉含量过高或蛋白质含量过高,都能引起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中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病。

防治肠道疾病的原则

在治疗肠道疾病时,应重视肠黏膜结构的修复与功能的恢复,促进肠内共生菌群的优势地位,更有利于鸡只恢复健康。

肠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1. 霉菌和生物胺因素引起的肠道疾病:

益昌梅+四黄止痢颗粒,全天量集中饮水8小时,晚上配合茯苓提取液。益昌梅解决霉菌问题,茯苓提取液解决毒素和肝损伤问题,四黄止痢颗粒对症治疗肠道疾病,“治疗”“修复”同步进行,快速解决问题。

2. 细菌性肠道疾病:

常康,全天量集中饮用7小时,连用4天。

3. 球虫因素引起的混合感染:

四黄止痢颗粒+球立欣,全天量集中饮用5-6小时,连用3-4天。

4. 坏死性肠炎:

地美硝唑预混剂+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全天量集中饮用7小时,连用3天。

家禽肠道疾病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其成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确保家禽健康,提高生产效益。

畜牧养殖领域,深入剖析家禽肠道疾病成因及防控策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