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腺肌胃炎及肠道疾病的发生,与饲料质量、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嘿,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蛋鸡突然间食欲不振,肠道也不太对劲,整个鸡舍里弥漫着一股怪味?这可不仅仅是鸡儿们闹脾气哦,这可能是蛋鸡腺肌胃炎及肠道疾病在作祟呢!你知道吗,这病跟我们的饲料质量、饲养管理还有环境因素可是密切相关哦!
霉菌毒素,那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霉菌毒素,听起来是不是很陌生?其实,它就是那些藏在饲料里的隐形杀手。这东西对消化道的破坏力可是相当直接,因为“病从口入”,所以对消化系统的危害绝对是首当其冲的。霉菌毒素不仅会引发整个消化系统发炎,还会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比如嗉囊炎、腺肌胃炎和肠道受损。
嗉囊炎:那个让人恶心的“水囊”
嗉囊炎,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这病通常被认为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病鸡的嗉囊会膨大水胀,口里会流出恶臭黏液,剖检时还能看到嗉囊内壁有白色假膜样粘附物和溃疡。这可不仅仅是饲料发酸变质那么简单,不及时清理,饲料槽里的饲料就会结块发霉,影响鸡儿的健康。
腺肌胃炎:那个让人心疼的“胃病”
霉菌毒素是引起腺肌胃炎的大元凶。这病会导致肌胃糜烂或角质层易脱落,腺胃肿胀或松软。饲料经过口腔进入嗉囊,再经过食道进入腺胃和肌胃,肌胃通过强有力的研磨,把饲料颗粒变成食糜状,再由腺胃分泌消化液分解,最后传达给小肠进行吸收。
这里要强调一点,小肠只有吸收功能,对没有变成食糜的饲料颗粒是无法吸收的,最终会以原形排出体外。所以,临床上所谓的过料,其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粪便中含饲料颗粒,这通常是胃研磨腐熟功能障碍;另一种是黄色粪便较多,但无饲料颗粒,这通常是小肠吸收有问题。
在临床上,一旦发现腺胃肿胀,我们通常会敏感并重视,直接判断为“腺胃炎”。但对腺胃、肌胃松软的情况,可能就不那么重视了。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呕吐毒素和T2毒素混合感染造成的。
肠道受损:那个让人担忧的“消化问题”
霉菌毒素能引起肠道充血、出血、坏死、溃疡、肠黏膜脱落,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料比增高。临床上,很多肠道病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其实就是吃进了不干净的饲料造成的,尤其是发了霉的饲料和水线里的霉菌。
事实上,在治疗肠道病时,很多情况下用抗菌药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关注霉菌及霉菌毒素,是减少肠道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效益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实惠的途径。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记住,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饲料质量,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鸡儿们健康成长,为我们带来丰厚的收益。加油,养殖户朋友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