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畜牧养殖中气囊炎问题频发,本人从病原学、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每年一到冬春季节,肉鸡养殖界就不得不面对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气囊炎。这玩意儿对养殖业的打击,那可真是“狠”得要命,不仅让肉鸡的成活率直线下降,还让养殖户们心疼得直掉眼泪。那么,气囊炎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它。
气囊炎这病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胸腹部气囊出现黄色、黄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物。到了中后期,鸡群会出现包心包肝、肺脏坏死发黑等症状,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死淘率也跟着上升。所以,对付气囊炎,预防才是关键,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上医治未病”。
那么,气囊炎的发展过程大概有几个阶段呢?
气囊炎的发展阶段
1. 是呼吸道症状,比如甩鼻、咳嗽,但这时候其他表现几乎观察不到,精神、采食量、粪便都正常。这时候,可别只想着是疫苗反应或支原体感染,因为这个季节单一因素、单一病原引起的鸡群发病几乎是见不到的。
2. 接下来,鸡群气囊出现浑浊增厚的现象,这时候大肠杆菌开始参与感染。如果忽视了这个问题,治疗方案单一,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
3. 然后,气囊开始出现气泡或灰白色炎性渗出物,这时候已经是气囊炎的中期了。治疗要果断,错过这个机会,鸡群可能就真的没救了。
4. 再往后,气囊出现明显的干酪样物,这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治疗方案再好,养殖周期中也可能出现死淘现象。
5. 最后,鸡群不仅出现气囊炎,还可能出现包心包肝、流感新城疫等症状,这时候损失可就大了。
引起气囊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流感、支原体、鼻气管鸟杆菌、大肠杆菌,同时还有新城疫、霉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大部分都是体内常在病原,而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
至于干酪样物形成过程,其实就是西医病理学中的纤维素性炎的病例过程的 知识。
在中医辨证方面,我认为气囊炎应该属于温病。很多人见到呼吸道就说是受凉,这其实并不严谨。气囊炎的初期可能确实有受凉的情况,但到了出现气囊炎的阶段,就已经是温病了,也就是里证了,就是湿热痰互结。治疗方向就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喘、开窍散结,行气养阴。
下面是一张临床病例图片,供大家参考。
来源:鸡病专业网论坛,原创图文作者:执着牧人:梁成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