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筋斗病”在畜牧养殖领域可指“突发性动物死亡症候群”
哎哟,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翻筋斗病”?这可不是什么江湖传闻,而是畜牧养殖领域里真实存在的“突发性动物死亡症候群”哦!
先给大家透露个小秘密,这病在肉仔鸡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些长得壮壮的肉仔鸡,突然间就翻个筋斗,像是在跳舞一样,结果却是以背卧的姿势离世,真是让人心疼啊!据我所知,60%到80%的受害者都是公鸡呢。这病已经存在了30多年了,全球大多数集约化肉鸡养殖地区都有报道哦。
当养殖密度低,或者饲料消耗与增重比大于2.5时,或者肉鸡8周才能达到2kg时,这病就变得不常见或难以识别了。至于原因嘛,可能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跟碳水化合物代谢、细胞膜的完整性及细胞内电解质平衡有关。听说可能死于心室纤维性颤动呢。现在的肉仔鸡啊,吃得多长得快,饲料一增重比例低,所以这病就跟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和良好的饲料转化率有关。是不是所有的肉鸡都易感,或者低发生率就预示着遗传因素,这还是一个谜团呢。
从我们初次认识这病起,发生率一直在增加,至少部分是因为肉鸡的饲料报酬增加了。在北美,死亡率现在平均为2%,在某些全部为公鸡的群中可大于4%。在有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疫病控制措施的鸡群,这病可能是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可占鸡群死广率的70%。
症状揭秘
这病的症状可明显了!肉仔鸡不表现前驱症状,鸡群外观正常健康,可能正在采食、争斗、行走或休息,突然伸长脖颈和鸣叫,很快死亡并伴有短时间的翅膀拍击和划腿运动,这时鸡只多半翻倒、以背部着地。也有发现侧卧或俯卧而死的。
在肉仔鸡中,翻筋斗的发生可早至3日龄并持续到10~12周龄。死亡的高峰时间不尽相同,最早为9日龄,但通常在14~32日龄之间。最可能发生于28日龄之后,特别是小肉鸡限制生长时,每天0.25%~0.5%的死亡率可存在1~3天。
病理变化揭秘
由于没有特异性的病理变化存在,对其确认是困难的。死亡鸡的肉色新鲜,嗦囊空虚或充盈并含有正常的食物,肌胃中也有饲料。腹部膨大,是因为禽体肥胖并且肠道扩张,充满半固体的食糜和粘液,没有食物积滞现象。肌肉红白相间、斑驳状并有随意肌充血。器官中度到严重充血,肝和肾脏上可有小出血点。心室收缩,动脉扩张、血液充盈。肺充血且常常水肿,死后随时间延长肺水肿会增加,然而肉鸡死后几分钟内检查,此现象并不突出。胆囊小而空虚。没有特异的组织学变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现营养良好的肉鸡背部着地而死,可作出翻筋斗病的假定性诊断,因为其它原因引起的死亡中,这种姿势很罕见,除心压塞、窒息和腹水症,之外。胃肠道充盈,肝脏大而苍白,法氏囊大但正常,心室收缩伴有动脉充盈,肺充血和水肿,而且缺乏病理变化,可有助于作出诊断。
在澳大利亚肉种鸡中产生的称为急死综合征的疾病,为一种不同的病,据报道是由钾和磷的缺乏所引起的。在北美已报道了由环境高温和低血磷症或急性低血钙引起的类似死亡。
预防与控制
有报道提出,强光引起的活动,燥音和其它干扰可增加本病发生率,养殖开始3~4天后,应使用低强度或间断性低强度光照,并使肉鸡受到可能少的骚扰。前3~4天后,用较长的无光照可降低翻筋斗病。降低饲喂次数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减少饲料摄入15%~20%,似乎没有什么作用。
各位养殖户朋友们,这“翻筋斗病”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确保我们的鸡宝宝们健康成长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