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秋冬换季,畜牧养殖如何防控鼻炎

秋冬时节,气候多变,鸡群的呼吸道问题也随之增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秋冬换季期间,如何防控畜牧养殖中的鼻炎问题。

秋冬换季,畜牧养殖如何防控鼻炎

一、秋冬换季鸡群发生鼻炎的原因

鼻炎,这种看似普通的疾病,在畜牧养殖中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据报告统计,近几年,鼻炎的发生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 控制难度加大:鼻炎在控制上越来越困难,发病季节性差异变小,使得防控工作变得更加棘手。

2. 发病比例增加:鼻炎免疫后的鸡群发病比例有所上升,这对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那么,秋冬换季鸡群发生鼻炎的原因有哪些呢?

秋冬换季,畜牧养殖如何防控鼻炎

1. 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病原体可以通过人员、物品、青年鸡引进、淘汰鸡过程、多日龄混养等途径传入养殖场,场内存在隐性带菌鸡。

2. 通风管理不当诱发应激:通风调整变化剧烈,使用不当,湿帘使用过度,造成冷应激后诱发鼻炎。

3. 鼻炎免疫程序制定实施和疫苗选择不当。

二、秋冬换季鼻炎的防控方法

既然了解了鼻炎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防控呢?

1、科学免疫打基础:制定适合自身场区的免疫程序

秋冬换季,鼻炎应选择与本场副鸡禽杆菌血清型相对应的鼻炎疫苗进行及时免疫。

1. 首免:35-50日龄,免疫铝胶鼻炎疫苗,应激小、起效快;

2. 二免:80-100日龄,免疫油苗鼻炎,保护率高、保护期长;

3. 三免:高发区域、高发季节,产蛋期补免一次铝胶鼻炎疫苗。

2、生物安全减含量:通过强化自身场区的生物安全体系,抓好关键节点

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防止病原菌的传入。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从有鼻炎发病史的鸡场引进青年鸡或种用成年鸡。

2. 进行高标准的空场管理。

有发病史的场区,空场管理中除一些固定设施外,无上一批次鸡群的残留物。保证鸡群不通过上批次残留物污染下一批次鸡群,只有将场区内的所有污染物彻底清理,并消毒后才能是真正的空场。

3. 注重淘汰鸡环节的管理。

1. 淘鸡场地尽量远离饲养场2000米,特别是非全进全出场,禁止在场内或大门口淘鸡。

2. 场地尽量选择硬化地面,将消毒用的车辆设备准备好,利于消毒。

3. 淘鸡过程管理要严格落实人员分开不接触。淘鸡时,外面装车人员、运输人员和场内淘鸡人员要严格分开。

4. 场内周转车辆要使用自己的车辆,每次运输到大门口消毒池进行轮胎消毒或者高压消毒枪喷洒消毒。外部车辆到达淘鸡场地,进行车辆喷洒消毒,驾驶室内进行喷雾消毒或擦拭消毒。

3、控制应激防继发:关注夏秋冬换季水帘的使用,避免使用不当造成冷应激

1. 关注水帘设定:建议使用水帘开启温度为32.5℃,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夏秋冬换季水帘降温效果明显,高度关注水帘下水量,应结合现场温度进行调整下水量,通过水帘的逐步过度降低水帘开启初期造成的冷应激。

2. 关注水帘导流板:水帘导流板可有效避免冷风吹鸡,过帘冷空气可吹至鸡舍后端,降低舍内前后温差。在提高降温效果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水帘近端的冷应激。

3. 关注水帘降温速度与幅度:观察鸡舍内温度的变化。

如舍温下降很快,就要打开水帘前的部分窗户或减少开启风机的台数,使舍内温度保持在26℃至28℃之间。如舍内气温下降到26℃时,且可能再继续下降时,根据栋舍存栏、风机的大小、水帘面积等因素来关闭风机的台数,使风速减慢,同时打开南北两侧水帘前面1至2个窗户,缓解水帘前端与末端的温差,保证鸡舍前后温差不超过2℃。

4. 水帘使用时间和季节: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水帘使用时间和时限,外界温度大幅度下降时,应及时关闭和停止使用,并进行水帘封闭,避免成为鸡舍贼风侵入口。

4、及时发现早控制

1. 发病初期:挑出肿脸鸡和蔫鸡进行个体注射治疗;当发现有疑似鼻炎病鸡时,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管理,以免病原扩散到其它健康鸡只,治疗过程中关注体质管理,提高营养供给。

2. 发病期:大群累计发病率到7%左右时大群内服药物治疗,不能痊愈的可二次给药。

3. 禁止使用违禁药物,药物使用后需要注意休药期。

传染性鼻炎作为细菌性传染病,容易被养殖场忽视,鸡群一旦发病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损失。提前做好本病的防控工作,在夏季及夏秋换季时应特别关注湿帘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养殖场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秋冬换季,畜牧养殖如何防控鼻炎

来源:智慧蛋鸡,作者:张志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