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亲们,咱们养鸡鸭的,最近是不是都被“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这个病给闹得心烦意乱?这病在咱们养殖圈里,可真成了个“明星病”,感觉都快演变成“灾难片”了。那这病真的这么可怕吗?咱们是不是就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病上呢?我个人觉得,咱们得从大局出发,全面分析问题,不能只盯着鸡群鸭疫里默氏杆菌这一个点。
一、病原揭秘
鸭疫里默氏杆菌,这名字听起来就挺专业,其实它就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了25种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这病不仅能传染给鸭、鹅等水禽,还能传播给鸡和野鸟。最近的一次调查,实验室从鸡胚和商品肉鸡中分离出的毒株,主要就是血清1型和YB1型,其中血清1型的占比超过了90%。而从输卵管干酪样物分离出的,主要是血清10型,还有5、1、7型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是,咱们得明白,鸡胚源菌株的毒力相对较弱,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单独致病时毒力较弱,而不是和大肠杆菌混感,也不能存在传贫、变异株法氏囊、H9、传支和疫苗接种刺激。实际上,临床上单一感染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概率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感染品种揭秘
目前来看,感染品种主要是白羽肉种鸡、商品白羽肉鸡、蛋鸡,国鸡也有检出,但是检出率比前者低很多。
三、感染日龄揭秘
感染日龄,前七天就可能引起发病,表现出三炎的病理变化,首免后是第一个爆发点。如果首免后只表现为呼吸道加重而未出现明显解剖变化,在呼吸道疾病处理不当的情况下,15日龄前后成为第二个爆发点;而只要20天前没有通过饲养管理和药物干预使鸡群状态明显转归,则20天以后的任何日龄段都可能成为第三个爆发点。这可能与饲养管理水平和用药方案是否合理有关,导致发病程度和发病日龄不一。但是,这里还是要说明的一点是都是以混感的形式爆发,而不是单一鸭疫里默氏杆菌爆发。个人认为就分离到的血清型菌株的毒力来讲,达不到严重的单一致病水平。
四、混感现象揭秘
1.在细菌病中,与大肠杆菌混感最为普遍,几乎是100%。因为在所有检出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例中,无一例外全部检出大肠杆菌。
2.在病毒方面:与变异株法氏囊混感率最高,然后是传支、H9、传贫还有混感率相对较低的新城疫。
五、临床症状揭秘
1.初期主要以呼吸道问题为主,主要表现为咳嗽,且是湿咳,轻微呼噜,且治疗效果不明显,久治不愈。
2.有肿头现象,但是比流感概率低很多
3.精神沉郁,消瘦,干爪,闭目缩脖,炸毛,瘫痪,趴卧不动表现突出。
4.多数鸡群死亡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到出栏,用药效果不理想。且出现大群看似很好,每天却死淘很高的异常现象。
5.发病前如果同时存在环境应激可明显加重发病速度和死亡率,这可能也与激发其他病原有很大关系。
6.腿部跗关节肿胀,内容物为浓样至干酪样物。
六、解剖变化揭秘
1.以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肝周炎为主。且以心包炎和腹膜炎最重、最早发生。当表现出明显肝周炎时,往往解剖的死鸡中腹膜已经形成极其干燥的片状黄色干酪样物,这提示在发病早期可能以 感染心脏部位和腹膜为主,这时采用对腹腔感染有优势的药物抗炎药物其他药物,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2.再就是渗出物的状态:可能是纤维素呈黄色,也可能呈轻微胶冻样,形成感染性腹水的时间明显缩短,概率也大大提升。这里还是强调一点,这不是单一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病理变化,还有其他细菌和病毒参与。
3.白羽肉鸡群中解剖能表现出由于病原感染引起的输卵管退化不全且有干酪样物堵塞的现象,但是概率相对较低。
七、揭秘
1.大杆的100%伴发表明,感染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同时还存在其他细菌感染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这可能是导致胸腹腔严重炎性渗出的主要因素。
2.变异株法氏囊、传贫、传支、H9、新城疫混感表明:免疫抑制病和常规病毒病可能是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两点来看,免疫抑制病与常规病毒病及多发细菌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的关系。免疫抑制病能够明显增强常规病毒病和多发细菌病的毒力、致病力、繁殖力,而常规病毒病和多发细菌病又能明显加强免疫抑制病原的免疫抑制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难题,相对单一的抗体、抗病毒药、抗菌药很难起效。
八、解决方案揭秘
1.解决免疫抑制问题
2.解决常规病毒病问题
3.通过药敏试验或者临床药物效果实验选择对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杆有优势的药物,前期选择腹腔感染有优势药物。
4.根据临床鸡群表现配合适当对症药物。
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切断免疫抑制病、常规病毒病及多发细菌病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即使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性较强,在阻断这层关系之后使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相对单兵作战也能收到相对理想的效果。
梁成玉
2024年12月17日凌晨1点
来源:鸡病专业网论坛,作者:执着牧人,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