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症状:皮肤痘疹、结痂;防治
鸡痘,养殖户心中的痛!
鸡痘,这个名字对于养殖户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它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鸡的生长和生产影响巨大。任何年龄的鸡都可能感染上这种病毒,一旦爆发,对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可是不小的打击。健康鸡只要和病鸡接触,就可能会被传染上。而蚊子、野鸟等生物,也是传播者之一。虽然是由病毒引起,但鸡痘的传播速度却并不快。
鸡痘的症状,你了解多少?
鸡痘在临床上主要有三种表现类型。
1. 皮肤型
这种类型的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它们在鸡冠、眼睑、泄殖腔周围、腹部及腿等无毛或毛稀少的区域,会出现灰色小结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结节会逐渐变大,与周围的结节相互融合,慢慢形成棕褐色干燥、粗糙的大结痂,突出于皮肤表面。如果发生在眼部,病鸡可能会出现流泪、怕光,甚至眼睑黏连或失明。这种类型的症状一般较轻,不会表现出全身性症状,在3~4周后痂皮脱落,留灰白色的平滑疤痕。蛋鸡感染后,可能会造成产蛋率下降或停产。
2. 白喉型
病鸡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出现鼻炎症状,鼻子流黄色脓性液体。2~3天后,病鸡的口腔、咽喉、食道、气管等部位黏膜出现病灶,黏膜表面出现黄白色的小结节,逐渐增大,相互融合,形成的黄白色干酪样假膜覆盖在黏膜表面。假膜不断增厚扩大,阻塞咽喉气管,造成呼吸困难,发出怪叫声,最终可能窒息而亡,死亡率可达到50%。
3. 混合型
混合型的病鸡同时表现皮肤型和白喉型的症状。有的还会出现败血症。
鸡痘的防治,这些方法你不可不知
对于鸡痘,预防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常用的疫苗是鸡痘弱毒疫苗,接种程序如下:
采用针刺法,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的雏鸡需稀释200倍,20日龄以上的需稀释100倍,30日龄以上的需稀释50倍。分别在20~35日龄、90~110日龄各接种1针疫苗。经过3-4天,可见鸡刺种部位略微变得红肿,出现水疱、丘疹,说明接种成功,接着形成结痂,经过2~3周即可脱落。
除了接种疫苗,以下方法也可用于鸡痘的防治:
1. 对于皮肤型鸡痘,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剥离痂皮,然后再用紫药水或1%的碘甘油擦涂进行消毒。对于黏膜型鸡痘,先用镊子剥离咽喉或气管处的假膜,防止病鸡窒息,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接着再涂上鱼肝油或碘甘油。若眼部有痘疹,去除眼部干酪物,使用2%的硼酸液进行消毒,再滴眼药水。
2. 采用鸡痘活疫苗大剂量紧急接种,同时剔除并隔离病鸡,病鸡舍、放牧场和养殖器具要进行彻底的消毒。
3. 对病鸡灌服清瘟解毒片,大群鸡用干扰素饮水,连用3-5日。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等,连用5-7日。
4. 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A、鱼肝油等,有利于组织和黏膜的新生,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可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对于鸡痘的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养殖场实施科学的免疫防控,确保生物安全体系落实到位,将日常卫生消毒工作做到实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