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滴虫病诊断与防治策略,保障畜牧养殖健康
哎呀,咱们养殖户们都知道,养鸡这行当,可真是得方方面面都得注意。这不,最近咱们养的那帮鸡子儿,就闹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鸡滴虫病。这病一来,可不得了,肝脏出血,坏死,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所以啊,我得给大家好好说说这鸡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策略,咱可得把养殖场里的鸡子儿保护好。
1、发病情况大揭秘
咱们先说说发病情况。前些年,有个规模化养鸡场,为了提高养鸡质量,搞了个林下放养,结果呢,因为卫生管理不到位,鸡群密度又小,粪便和污染物没及时清理,林下光照条件又不好。2020年9月份,鸡子儿开始拉稀,粪便黄绿,腥臭味重,还有的死了。养殖户一开始没当回事,后来鸡子儿死得越来越多,这才重视起来。
2、症状明显,不容忽视
咱们一去养殖场,那症状可真是明显。鸡子儿精神不振,羽毛蓬松,喜欢睡觉,翅膀还下垂。更有的鸡子儿头部和鸡冠部位出现病变,下痢,粪便黄绿,腥臭,还有血块。长期得不到治疗,鸡子儿就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3、剖检病变,一目了然
解剖病死鸡,肝脏肿大,坏死灶明显,颜色白黄。盲肠部位肿大,坚实,出血炎症。肠腔内还满是血液。
4、实验室诊断,精准判断
将病死鸡带回实验室,剖检发现肝脏和盲肠有病变,采集肝组织和盲肠粘液、粪便,稀释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鞭毛虫,有规律摆动。结合症状、剖检、实验室检查,初步确诊为鸡组织滴虫病。
5、防治措施,保驾护航
5.1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鸡舍干净卫生,通风采光要好。林下放养,要定期清理杂物和腐殖树叶。控制异刺线虫,定期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树林周边环境也要消毒,生石灰消毒地面,杀灭蚯蚓。
5.2 治疗措施
饲料中加入甲硝唑或地美硝唑预混剂,5天停用3天,再使用5天。预防其他疾病,饲料中加入白头翁散或氟苯尼考粉,连续使用3天。治疗一周后,没有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治疗效果明显。
6、小结与讨论
确诊鸡组织滴虫病后,要针对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注意鉴别诊断,与球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禽霍乱和禽副伤寒等疾病区分。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定期驱杀异刺线虫,禁止鸡采食蚯蚓。最后,注意肝脏保护,治疗盲肠炎症,补充VC和多种元素,提高鸡只抵抗力和免疫力。
作者:寇兵涛/河南省上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来源:《兽医导刊》杂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