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鸡传染性鼻炎:解析发病机制、症状、病理

  我国作为全球养鸡业的佼佼者,家禽饲养规模和水平在国内遥遥领先。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鸡传染性鼻炎这种疾病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养殖业的健康。今天,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个“隐形杀手”——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解析发病机制、症状、病理

  

一、发病机理

  鸡传染性鼻炎,听起来陌生却又熟悉。它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呼吸道细菌性传染病。为何会发生这种疾病呢?原因有很多,比如鸡群的免疫状态不佳、饲料搭配不合理、饲养密度过大、环境不卫生等。尤其当寒流来袭,鸡群容易抵抗力下降,疾病便乘虚而入。

  

二、发病特点

鸡传染性鼻炎:解析发病机制、症状、病理

  鸡传染性鼻炎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产蛋期的成年鸡群最为易感。病程大约3-4周,发病高峰期鸡群死亡率较低,但在后期,常常继发其他疾病,导致死亡率上升。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

  

三、临床症状

  3-5天内,鸡群便可感染。初期,病鸡体温升高,食欲下降,鼻涕清亮。随后,鼻涕变粘稠,甚至堵塞鼻腔,导致呼吸困难。此外,病鸡还会出现颜面浮肿、流泪等症状,产蛋率也会明显下降。

  

四、病理变化

鸡传染性鼻炎:解析发病机制、症状、病理

  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病变在鼻腔和眶下窦,粘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眼结膜也会充血肿胀,部分病鸡会出现下颌及肉髯皮下的水肿。内脏器官一般没有明显变化。

  

五、预防措施

  5.1 保温通风要协调。夏天开湿帘时,避免风直吹鸡群。冬天,适当通风,保持鸡舍温度,避免鸡群受凉。

  5.2 蛋鸡舍内增加加温设施。确保鸡舍温度适宜,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5.3 定期接种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鸡群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六、治疗措施

  6.1 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病鸡,及时隔离,避免疾病蔓延。

  6.2 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要注意选择低毒性、无残留的产品。

  6.3 个别严重病鸡,可用链霉素注射。但要注意剂量,避免中毒。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提高鸡群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希望养殖户们能够认真对待,为我国养鸡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