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疾病快速识别与诊断技术
产蛋鸡就像咱家里的老母鸡,一不留神就可能会生病,影响产量。所以,在养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蛋鸡饲养过程中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
一旦鸡群中出现了生病的鸡,就要赶紧隔离治疗。不然的话,不仅会影响产蛋,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疫情。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鸡病。
一、观察鸡群状态
我们要对鸡群进行静态观察。就是当鸡群安静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咳嗽、气喘、呻吟、流涎、嗜睡、狂叫及离群独处等异常现象。比如,大肠杆菌、腺胃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鸡呆立不动,大肠杆菌的鸡一般会溜边呆立,而腺胃炎的鸡则会在中央呆立。流感鸡呆立时会炸毛,新城疫鸡则趴窝成刺猬状。
我们要进行动态观察。把鸡群赶动,让它们奔跑行走,观察站立姿势,看有没有跛行、瘫痪等现象。如果有跛行,要先看关节有无肿胀、积水,或者是否肌无力以及软骨造成。
二、观察采食量
鸡群正常的采食量,每个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鸡都有固定的量。如果鸡群的采食量突然下降,除了气候、饲料变质等因素外,就要考虑是否是因为疾病导致的。
三、观察鸡冠
健康鸡的鸡冠大光滑,肉髯左右相等,颜色鲜红,富有弹性,手感温暖。而病鸡的鸡冠可能会变色、萎缩或肿大,有时还会长出异物。鸡冠呈暗红色可能是因为禽流感、鸡新城疫、鸡霍乱、鸡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呈紫黑色多见于中毒;呈现青紫色,可能患了丹毒病或一些中毒性疾病;呈苍白色多为患缺血性疾病、白细胞原虫病;呈苍白色萎缩见于慢性禽伤寒等病毒性疾病;鸡冠高度肿大见于传染性鼻炎;鸡冠上出现一层麸皮样灰色或者黑色覆盖物,然后长出绿豆粒大小的干硬结节,结节突出于冠髯表面者见于鸡痘;鸡冠上长出一层黑色薄痂,剥去薄痂后露出光滑的表皮组织或肉芽组织多为葡萄球菌病。
四、观察粪便
健康鸡所排出的粪便,呈圆柱形或条形,棕绿色,软硬适中,在鸡粪的一端附有少量白色的尿酸盐,没有恶臭;每天早晨第一次排出的粪便呈酱色、糊状,属正常现象,属于盲肠粪便。
鸡排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稀粪,并附有粘液或混杂血液,可能是患有鸡新城疫、霍乱等传染病。
鸡排黄绿色、有酸味或恶臭、带泡沫的粪便,可能是患有胃肠炎,由于大肠杆菌、腹膜炎、或者是腹腔支原体等引起的。
鸡排酱红色或血色的粪便,可能是患有球虫病;鸡排出红色粪便,多见于球虫病。一月龄的鸡拉血便,一般是发生了盲肠球虫病,血便的颜色多为鲜红色。坏死性肠炎、新城疫、霉玉米中毒等亦可以引起粪便带血。此外,雏鸡的急性盲肠肝炎初期可拉带血粪便;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后期可拉带鲜血的粪便;绦虫、吸虫也可引起血便。
鸡排白色或黄色水样稀粪时,可能是患有法氏囊病;鸡排白色糊状、有腥臭味的粪便,且肛门周围的绒毛上常粘着白色粪便,或粪便结块堵塞肛门,说明可能患有白痢病;鸡排白色石灰样粪便,考虑传支。
鸡患副伤寒、大肠杆菌病时,粪便呈白色,糊状,或者浅黄绿色并粘于肛门周围;鸡患马立克氏病、伤寒病时,粪便呈绿色;鸡患感冒、肠炎病时,粪便外面常包着粘液性外膜,并带有血迹;鸡患白血病、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或饲料及药物中毒时,多呈腹泻状;鸡患蛔虫、绦虫等寄生虫病时,常伴有下痢,排出带血的粘液,有恶臭味,并有时排出虫体。
如果尿酸盐沉积较多则有可能是用药过多或者本身肾肿大。
需要说明的是,鸡粪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往往随着饲料的不同而变化。如:喂过多的青绿饲料时,粪便多为淡绿色,而饲喂不含青绿饲料的鸡,粪便多呈黄褐色、较软;饲喂碳水化合物饲料较多,而蛋白质饲料较少时,鸡粪呈茶褐色,并带有特殊的臭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多时,鸡粪呈白色等等。因此,单从鸡粪的变化诊断鸡病只能是初步的和辅助性的,准确诊断需要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五、观察产蛋量
在产蛋高峰期,产蛋数量稍有差异是正常的,但如果上下起伏、波动较大,说明鸡群有潜在性病症。
六、观察产蛋质量
正常蛋壳表面均匀略有些粗糙,呈褐色或褐白色。如果出现软壳蛋、薄壳蛋,多是维生素D3缺乏或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所致;蛋壳如有麻斑点,说明输卵管或泄殖腔发生炎症;蛋壳如有淡绿色斑点,说明输卵管正处在炎症初期,分泌过多粘液与少量血色素混合所致;如果蛋黄血丝过多,也考虑是否有病毒感染。如蛋壳较薄或薄厚不均,说明输卵管松弛、延迟产蛋或输卵管收缩功能降低,产蛋缓慢所致;如果出现畸形蛋考虑输卵管炎症或者病毒疾病,蛋壳粗糙是输卵管炎症的表现。
七、观察产蛋时间
一般情况下,70~80%的健康鸡于12时以前产蛋,剩下20~30%于下午2~4时前产完。我们捡蛋的时候尽量在下午进行,以免对鸡造成应激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现鸡群产蛋参差不齐,甚至夜间产蛋,均是有病的表现。
养鸡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观察鸡群的各种表现,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这样才能保证鸡群的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