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日耗料增加原因探究
1. 品种因素
说起蛋鸡,咱们先得聊聊它们的品种。一般来说,蛋鸡分为红壳蛋鸡和粉壳蛋鸡两大类。红鸡的耗料量通常比粉鸡要高,这主要是因为红鸡的体重普遍比粉鸡重,基础维持能量就比粉鸡要高。
红鸡里,像海兰褐、罗曼褐、伊莎褐这些名字大家可能听过,还有咱们国内的京红、金凤品种。粉鸡的话,海兰灰、罗曼粉、伊莎粉这些品种比较常见,国内也有京粉、京白鸡、农大品种等。
2. 季节因素
蛋鸡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可是有要求的。不管是后备期还是产蛋期,都有一个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耗料量、体重增长、产蛋效益都是最好的。要是温度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可就麻烦了,会影响饲料性价比、产蛋效益、体重增长等因素。
比如,雏鸡在1到13周龄时,最适宜的温度是34℃到36℃。低于这个温度,雏鸡生长会下降,还容易生病;高于这个温度,雏鸡生长受阻,还可能脱水死亡。
产蛋鸡的最佳环境温度是18℃到22℃。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蛋鸡的料蛋比会增高,还容易生病。这直接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比如耗料量、产蛋率、死淘率、体重增速、羽毛状况等。
秋冬季节,温度往往低于适宜温度,这 影响的就是耗料量。因为鸡有一定的自身调节功能,先通过自身调节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后,才会降低自身生产性能,比如产蛋率、体重增长、羽毛生长状况等。
3. 日龄因素
蛋鸡在产蛋期,随着日龄的增长,体重也会增长,基础消耗相对增加,营养需求也会增加。表1展示了这个变化。
如果是同样营养水平的产蛋期饲料,鸡只日龄越大,耗料量越高。
4. 饲料原料因素
蛋鸡是因能而需的动物,所以饲料的营养完全决定蛋鸡的耗料量高低。比如,海兰褐蛋鸡产蛋高峰的日营养需求为:代谢量285~305卡、蛋白质17~18.5克。
蛋鸡代谢能的计算公式为:
白蛋壳系:ME=W(170—2.213+2E+5△W
红蛋壳系:ME=Wl+2E+5△W
W——体重’11_一环境温度 E——1日平均产蛋量△W——每日体重变动之平均
其中,饲料中能量原料为玉米、油脂,油脂的代谢量变化系数不大,可视为恒定。但是玉米的代谢量变化系数因水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玉米原料购入时,水分必须要检测,这样饲料的整体营养才能保证准确性。
使用高水分玉米饲料配方的调整:当玉米超过14%的安全水分时,简单使用折算的方法为:水分为14%的玉米,代谢能为3240千卡/千克,粗蛋白质为8%。当玉米水分为16%时,则代谢能为3165千卡/千克,粗蛋白为7.8%。
往往养殖场在使用高水分玉米时,如果按照原先配方生产饲料,相对来说饲料的营养水平比理论水平低,蛋鸡就会表现采食量上升。如果简单通过提高玉米的比例来增加能量是不对的,这样做一是稀释了日粮中其他营养成分,二是蛋鸡的采食量有限,超出极限则会使消化机能下降,死淘率增加。
为了提高日粮的代谢能水平,必须考虑添加油脂。
5. 饲养管理因素
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蛋鸡效益问题,这也是养殖业的核心内容。对于饲养人员的更换、加料时间的固化、饮水规律、日常环境卫生操作、鸡群的密度、空气质量等问题都与蛋鸡的耗料有外在性的关系。
综上所述,影响蛋鸡的日耗料增加的因素众多。需要养殖场从自身的管理做起,最终为整个蛋鸡养殖效益增加进而改进蛋鸡品种、管理方法、日常操作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