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遵循六要点
亲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蛋鸡养殖的六个关键要点,这可是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大事哦!🐔🎉
一、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
后备鸡的整齐度,就像咱们选衣服,要合身又好看。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步,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更高。所以,从雏鸡开始就要科学管理,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都要跟上,强弱雏鸡要分开养,弱雏要加强营养。育成鸡阶段,按照大多数鸡的需要来管理,尽量缩小个体差异。
二、后备鸡“双标”的意义
骨骼发育得好,将来母鸡的蛋重、蛋壳强度才能好。开产鸡的平均体重和骨骼发育都能同时达标,这是体成熟的重要标志。体重达标了,胫骨长没达标,那就是体内脂肪过多,直接影响产蛋量和蛋壳质量。所以,育成过程中要定时抽测体重和胫骨长,采取相应措施,力求两者同时达标。
三、控制好性成熟日龄
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关键。一般蛋鸡12周龄后对光刺激敏感,能促进性成熟。所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让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发挥生产潜力。
四、产蛋期加强科学管理
1.保障最适宜的温度范围: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冬季要防寒保暖,做好防寒工作。
2.舍内通风换气良好:通风换气能排污、调节舍内温湿度,对挖掘鸡产蛋潜力很重要。
3.减少应激因素:环境变化会引起鸡群应激,导致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要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包括光照、通风、供料、供水、饲粮更换等。
五、产蛋高峰期后的饲养管理
1.及时挑选病弱鸡:发现精神不好、冠白或紫、腿不能站立等情况的鸡要及时挑出淘汰。
2.防止“早衰”:维持产蛋高峰时间过长,会使机体出现“负平衡”,体重减轻,造成鸡早脱毛。要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加强产蛋后期饲养管理,避免产蛋周期过早结束。
六、在养殖过程中,注意鸡群保健
定期加入一些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如复合酶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等,可以:
1.缓解蛋雏因前期消化酶分泌不足、肠道有益菌群不健全而引起的首次进料的压力,减少胃肠道的应激,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体重达标率和整齐度,保证鸡群健康发育。
2.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储存,为机体提供能量,减少冷应激;同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蛋鸡骨骼发育有重要意义,使胫骨长达标率更高,产蛋周期更长,高峰更持久。
亲们,掌握这六个要点,相信你的蛋鸡养殖之路会更加顺畅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