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春季畜牧养殖通风管理五大关键点:鸡舍温湿度调控与通风技术

春季一到,气温逐渐升高,昼夜温差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畜牧养殖来说,通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鸡舍通风管理的五大关键点,让你在春季养殖中轻松应对各种天气变化。

春季畜牧养殖通风管理五大关键点:鸡舍温湿度调控与通风技术

关键点一:育雏前期舍内温度和湿度调控

育雏鸡舍预温温度需达到35℃以上,湿度需达到50-65%。对于0-3周龄鸡群,要重点确保显示温度稳定;对于4周龄以后鸡群,要重点实现体感温度稳定。供暖锅炉温度的变化决定鸡舍温度变化,应将锅炉温度变化控制在5℃之内,并参照小日龄鸡群栋舍制定锅炉温度标准。鸡舍采用最小通风模式和自动加湿方式,确保空气湿度适宜。

关键点二:停暖后夜间通风管理

鸡只的周龄、体重和外界温度决定了鸡群所需的最小通风量。需根据鸡群实际存栏量、鸡只日龄和外界温度情况,做好通风设置,实现实际通风量与鸡只需求的匹配。例如,外界0℃的环境条件下,存栏量为25000只的栋舍,6周龄鸡群,所需适宜通风量为7250立方米/小时。在凌晨4:00-5:00和外界突然大幅降温时,应重点关注温度最低点的最小通风量是否满足鸡群需要;在14:00-15:00和外界天气突然升温时,应重点关注温度最高点的最小通风量是否满足鸡群需要。

春季畜牧养殖通风管理五大关键点:鸡舍温湿度调控与通风技术

关键点三:缩小舍内昼夜温差

鸡只的体感温度受到鸡群日龄、外界温度、舍内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共同影响。风机开启数量和启动时间受舍内温度控制,应随着外界温度升高而提高舍内目标温度,防止通风量增加过快,造成鸡群冷应激和体质下降。当风机开启数量小于风机总数量的二分之一时,应采用横向小窗通风模式;风机开启数量等于风机总数量的二分之一时,应采用混合通风模式,即采用“通风小窗+正面水帘进风”的方式;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风机开启数量大于风机总数量的二分之一时,应采用正面水帘进风的纵向通风模式,通过提高风速的方式,降低舍温至鸡群适宜的体感温度。

关键点四:湿帘的使用时机

育成期间,当鸡舍温度超过34℃,单纯依靠风速降温达不到有效降温效果时,则需考虑逐渐使用水帘降温的方式。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 开始使用水帘时,水帘浸湿面积达到三分之一处即可,以避免鸡群冷应激;
  • 水帘处导流板角度要合适,不可冷风直吹鸡群;
  • 使用水帘面积需与风机进行匹配,按照进风口面积是排风口面积2倍的原则。

关键点五:特殊天气下的通风设置

根据春季倒春寒、夜间温度突然回升、白天温度突然升高等特殊情况,建议制定对应应急预案,确保鸡群在特殊天气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鸡舍温度湿度与通风控制技术

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设备的不断升级,饲养管理观念及技术也必须随之跟进。以下是一些鸡舍温度、湿度及通风等控制办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温度与湿度控制

使用前需检测温度计的准确性。为方便检测,建议每批进雏前多购买些杆状温度计及备用1支体温计。将多个温度计插入36~38度的温水杯中,然后再插入体温计,选出与体温计显示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备用,其他剔除扔掉。将检测备用的温度计按前中后左右共7个点摆放到鸡舍放雏位置,过半小时后检查温度计实测温度,调整各个区域温度温差不超过1度,检查环控器实测温度与温度计是否一致,数值不符时以温度计为主,调整其与之相匹配。

温度及排风控制

以鸡舍温度32度为例,锅炉控制鸡舍温度应设定为32度,当鸡舍温度低于32度时锅炉启动以维持鸡舍内温度恒定。排风机与进风口大小需要参照通风量与负压大小来定。先按通风量开启风机,再根据冷风行走路径调整进风口大小,参照负压达到13~25之间都属正常,过大或过小不利于鸡群生长。控制标准是排风时冷风进入鸡舍与顶部热空气混合后再下降,不能直接吹到鸡身上。为观察方便可以在鸡舍顶部栓些布条察看冷风走向。

时控换气

因鸡太小或外界气温太低时,为避免鸡群受凉而采取的通风方式,舍内温差控制在2度之内。此办法是根据鸡群数量、公斤体重等计算出以满足鸡群正常生长之必须的通气量。用时控开关控制1~2台风机完成。通常执行3分钟或5分钟循环模式。

春季畜牧养殖通风管理五大关键点:鸡舍温湿度调控与通风技术

温控排风

当鸡群日龄较大,舍内不再需要加热时,我们用环控器开启大风机调整温度。当鸡舍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1度时,根据外界气温变化适时启动一台或多台大风机,排除多余的热量或增加风速,夏季配合使用水帘都能达到降温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