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针对畜牧养殖,建议优化饲料配比

一、蛋鸡养殖业现状

1. 蛋鸡养殖基本情况 年末存栏蛋鸡237万只,全县共有养殖场户2357户。其中,存栏2000只以下的养殖户2400户,存栏2000~10000只的养殖户125户,存栏1~5万只规模养殖场2户。全县年鸡蛋产量约为3.08万吨。

针对畜牧养殖,建议优化饲料配比

2. 种鸡场基本情况 高唐县有聊城和康源牧业有限公司和聊城通和禽业有限公司两家种鸡场。目前,存栏种鸡23万套,年可向周边县养殖场提供优质鸡苗1000万只。高唐县种禽场的大力发展,不仅解决了鸡苗供应的难题,而且带动了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蛋鸡养殖。

3. 蛋鸡产业投入情况 高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蛋鸡产业的发展,划拨专项资金对新建标准化鸡舍、养殖小区、技术服务、科技培训、蛋鸡养殖予以扶持。切实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养殖贷款、产品检疫、销售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极大促进了全县蛋鸡产业的发展。

4. 蛋鸡产业发展中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为此,全县在大力建设养殖小区的同时,加大配套污染处理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污染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规模场建设和规划不合理 部分规模较小养殖场是在旧场址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发展起来的,整个场区缺少规划布局,畜禽舍杂乱无章,建设也不合理。在建设时为了降低成本,没有实行雨污分流,也没有统一的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

2. 饲养管理水平低,环保意识不强 有一些养殖场户饲养方式粗放,没有采用节水、节粮设备,造成饲料、水的浪费,增加了污水量。有些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为图方便省事,采用大量的水冲洗栏舍和降温,增加了污水量。大多数养殖户只重视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环境污染重视不够,更不愿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3. 粪污综合利用率不高 一是粪污处理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未作沉淀、发酵处理,直接用于农田或排入河流;二是实行沼气发酵处理的养殖场,未把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有机肥用,而是直排河流,造成二次污染。

三、措施及建议

1. 新建养殖场要有规模且选址必须合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养殖场点必须合理选址,远离城区和居民集中生活区。也可以由镇村统一协调,将目前的一家一户松散型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约型养殖。也可以打破镇、村、组的界限,建立几个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共用的污染处理中心,减少一家一户配套设施投入,减少养殖成本投入。

针对畜牧养殖,建议优化饲料配比

2.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以废弃物“减量化”原则为指导,积极改造现有的畜禽场棚,建成两大收集系统:粪便干物质收集系统、尿液污水收集系统。对现有养殖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敏感区域的饲养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粪尿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其它散养户要以外送或联建沼气池等治污设施的方式,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督促养殖者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积极实施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对已集约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应按照规定从严管理,从源头控制污染及污染问题的产生。对微小型养殖户协调镇村对其清理整顿,要求业主进行污染治理,对那些难以治理或治理后仍不符合养殖条件的应限时关闭或转产。

针对畜牧养殖,建议优化饲料配比

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养殖 畜禽养殖环境卫生状况既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卫生改善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重点建设循环性畜牧业工程,实行生态养殖,促进畜禽养殖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