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畜牧养殖技术:高效产蛋鸡饲养管理
作者:农艺之星•更新时间:14小时前•阅读0
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
在转群上笼前,咱们可得细心检查一番鸡舍和设备的安全与运行状况。喂料设备、饮水设备和供电照明线路,可得确保它们不老化、不冒火花。通风换气得正常,排风扇要运转顺畅,下水道要排水无阻,鸡笼架要结实可靠,喂料具要便于清洁和换料。发现有问题,就得赶紧修理或者换新。
接下来,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和灰尘,还有设备上的脏物,都得清扫干净。如果设备需要冲洗,等地面干燥了再喷消毒液或者消毒药,所有的物品都要彻底消毒和换洗。
转群和上笼
高产蛋鸡一般在17周龄左右开始产蛋,所以咱们在这个时间点转群上笼。让鸡儿们在产蛋期前熟悉环境,适应新家,还能有足够的时间接种。要是上笼太晚,可能会推迟产蛋时间,影响产蛋率。已经开产的鸡儿,受到强烈应激可能会停产,甚至生病,增加死亡数量。
选留强壮的鸡儿,淘汰弱小的。高产蛋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整齐划一,要是良莠不齐,会影响生产性能,降低产蛋率。所以,入笼前要去除瘦弱病残的鸡儿,只留下健康活泼、体重适宜的鸡儿。
增加适宜的光照
从19周龄开始,按照产蛋期要求增加光照,但别让光照时间过长或照度过大,以免有些鸡儿脱肛。20周龄时,将育成鸡日粮改为产蛋日粮。逐渐增加光照,鸡儿的繁殖器官发育加快,体重也在增加。要是日粮不足或不适时改为产蛋日粮,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产蛋就会受到影响,鸡群开产后也会出现瘫鸡。如果日粮质好量足而不增加光照时间,容易造成鸡儿过肥,同样会使产蛋量减少。通过光照刺激和维持产蛋鸡的蛋平衡,还能调节后备鸡的性成熟和使母鸡开产后的产蛋整齐。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者过弱,过强容易产生啄癖,过弱则容易起不到刺激作用。
饲养要合理,管理要科学
开产前的饲养不仅影响产蛋和产蛋峰值持续时间,还影响鸡群的死亡数。优良的蛋鸡,如生长阶段饲养管理得当,发育正常,一般于20周龄开始产蛋,21周龄产蛋率达到5%,27周龄后达到产蛋高峰。从开产达到产蛋高峰是鸡群按每星期计产蛋率增长最多的时期,此阶段是产蛋期最关键的时期,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以如期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保证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且会出现较多的脱肛。
健康不良的鸡群有高的产蛋性能,为此必须搞好防疫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等对鸡群的危害。具备良好而基本稳定的环境条件,才能使母鸡高产稳产。有必要定期淘汰掉很可能有隐患的病弱瘦小的鸡,以利于维护鸡群的安全。
保持好环境卫生
上笼后,鸡儿对环境不熟悉,加之进行一系列管理程序,对鸡儿造成较大应激。随着产蛋率上升,鸡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所以必须加强防疫卫生工作。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蛋鸡管理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疾病发生。
此外,可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